声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愁看地色连空色,静听歌声似哭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郧阳府,地在秦楚之
- 花落更同悲木落,莺声相续即蝉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上方
- 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 -- 出自清·郑燮·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
- 置之坐侧野意生,静听若有飕飕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风林石歌
- 安得使传哀怨意,为我写之羌笛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宿石闻牧马者歌
- 即言乐律符今尺,但恐箫韶似郑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又云新铸鬴斛与今太府寺尽及权衡若合符契复
- 齿疏无废衔杯趣,耳病犹分度曲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景仁书云去冬因酒病耳病牙遂不入洛以诗寄呈
- 浮萍破处见山影,小艇归时闻棹声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题西溪无相院
- 西林静夜重来宿,暗记人家犬吠声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
- 安知散席人间曲,不是寥天鹤上声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和川守侍郎缑山题仙庙
- 渡河不似如今唱,为是杨家怨思声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汴河览古
- 夜半梅花春雪里,小窗灯火读书声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与李太虚
- 张衡愁处起离情,不见黄州王子声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先寒食一日同张了心哭王太湖袁翰林
- 鸳鸯只影江南岸,肠断枯荷夜雨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鹧鸪天·颜色如花画不成
- 岐阳西望无来信,陇水东流闻哭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岐阳三首
- 蜂簇野花吟细韵,蝉移高柳迸残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听赵秀才弹琴
- 永日迢迢无一事,隔街闻筑气球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
- 松桂影中旌旆色,芰荷风里管弦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汉州
- 入耳便能生百恨,断肠何必待三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黄藤山下闻猿
- 一滩红树留佳气,万古清弦续政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饶州余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
- 黄昏倚柱不归去,肠断绿荷风雨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摇落
- 何处最添诗客兴,黄昏烟雨乱蛙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三堂东湖作
- 江上闲冲细雨行,满衣风洒绿荷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抚州江口雨中作
- 牧童何处吹羌笛,一曲梅花出塞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汧阳间(一作汧阳县阁)
- 蟹舍渔村两岸平,菱花十里棹歌声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鸳鸯湖棹歌 之一
- 同心绾结不知处,日暮野塘空水声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九
- 霓裳才歇六么鸣,四弦尽作裂帛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初如古涧寒泉鸣,转入哀猿凄切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琴歌
- 窗前明月千年影,枕上清风万劫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题丹枢先生草庵
- 西风吹此两行生铁汁,去作笛中声又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题刘心月
- 雨余草色欺苔色,风送松声杂涧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白鹤观
- 青士庭前销昼暑,苍官枕上送秋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首夏三首
- 草深萤聚浑成怜,月暗鹤飞惟有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梧州江上夜行
- 琴弹白雪阳春调,曲转高山流水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听堂
- 岩花乱落无一点,谷鸟时闻啼数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山中偶成二首
- 尽把烟霞归节制,闲中排日听泉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幽居杂兴三首
- 於中亦有蟏蛸鸣,倏忽变作冷猿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蓬壶丁高士琴
- 挑拢撚抹缓复急,远听近听如猿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陶琴师
- 才到暮林风月夜,洞天隐隐步虚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赞历代天师·第十三代讳光字德昭
- 直恐与君相别后,错听猿啸作琴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蓝琴士三首
- 三更窗外芭蕉影,九月床头蟋蟀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蟋蟀二首
- 楼上疎钟撞月明,五云影里一声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徐钟头
- 又言辟谷归山后,月夜时闻铁笛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赞历代天师·第十六代讳应诏字治凤
- 只行龟斗蛇争法,早是龙吟虎啸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雷怡真
- 诗句自然明造化,诗成造化寂无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半窗树色粘山色,隔岸风声送水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俞楼
- 曲弹白雪阳春调,调有高山流水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赠琴客陆元章
- 涧水弯弯绕郡城,老蝉嘶作车轮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题沙溪驿
- 桃叶渡头春水平,莫教城上哓莺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条风细细吹旗影,香蔼微微引漏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