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却泛轻杯旧山去,石桥秋月会声闻。 -- 出自宋·范贻孙·送崇教大师归天台谨吟七言四韵
- 烟耕雨钓付儿辈,一榻高枕松声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书事九首
- 客子光随诗卷里,杏花消息雨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节前一日六首
- 青史合居人品上,白云肯到市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自觉二首
- 惆怅远惭羊叔子,秋阴欲暮角声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三日秀亭二首
- 灯影稀疏两岸楼,市声已寂睡声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
- 人老自于春色淡,花开最恨雨声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宾旸市饮二首
- 晓色欲红拜元造,炉熏一炷鹊声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甲申元日
- 善书画意不画像,妙在托兴如声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
- 生犀百万环帐立,漏声未残楚声急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虞美人
- 鸜鹆食残松子落,虹霓饮过水声来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再至北乡干归路中作
- 过雨山川颜色好,投林鸟雀噪声稀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晚登清微亭次祝教授韵
- 寄语天公停此小伎俩,只须一声霹雳王茂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冬大雷电
- 却怕醒来人独自,西风索索荻声乾。 -- 出自宋·葛绍体·过西斋
- 正是梅天又离别,相思还在雨声中。 -- 出自宋·葛绍体·送高九万
- 连日霏霏湿夕阳,洒衣沾席碎声长。 -- 出自宋·葛绍体·暑雨
- 明朝梅福记新诗,锵铿未减金声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程文彧九日诗
- 十顷玻璃秋色静,一林竿籁晓声寒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寒碧亭
- 金盘擎露仙人掌,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。 -- 出自宋·何麟瑞·画角辞
- 归棹夷犹云水暮,柳阴深处一声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暮归鉴湖偶成
- 愁缘南贾归舟影,心断黄芦雁声画。 -- 出自宋·黄大受·沙头秋晚
- 醉月飞觞兴未阑,蓬壶影裹漏声残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夜坐
- 庭树露浓花气湿,井悟风老叶声乾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秋夜
- 残夜月寒灯晕淡,高秋天阔雁声微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有感
- 客思重重山色外,诗愁点点雨声中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春寒
- 夜月芦花无认处,惟闻嘹唳数声秋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白雁
- 几度看花立霜晓,断肠都有角声中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题李蓝溪梅花吟卷
- 清夜照人千里月,碧天警露一声秋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闻鹤
- 行李担书一鹤随,莲香帘幕政声驰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月夜次修竹韵
- 细雨满山眉黛敛,怒涛千古哭声寒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过曹娥庙
- 料想马嵬千古恨,当年已寓笛声中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明皇杨妃图
- 香篆烟销夜已阑,砚池冰结漏声寒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夜窗
- 楼阁倚云山气湿,辘轳卷水涧声寒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游虎丘山寺
- 面挹晴光锦绣川,却临苍涧玉声涓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留题分宜前山吴隐士白云亭
- 舞翠垂丝来小桥,春风庭院鸟声娇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说·赏柳吟
- 异僧一见乃能识,击洞果有猿声哀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
- 岁熟自然民意乐,时平更觉鸟声閒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再到值雨
- 笛谱从来有落梅,梅花那怕笛声哀。 -- 出自宋·李啸轩·梅
- 寄我此身天地裹,梦回林杪一声钟。 -- 出自宋·林伯春·蓝溪次曾状元韵
- 水阔无风似有风,芦花摇落橹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林棐·泛剡
- 烧罢纸钱灰未冷,落花啼鴃雨声寒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吊友人墓
- 谁道今年看花日,秋千门外鼓声悲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林少朋挽词三首
- 却是人生难得好,两年只见哭声来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哭故人曹十九秘校叔明海阳四十弟自潮州送归
- 谁唱双棺薤曲悲,前声未断后声随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余倅父子挽词二首
- 更言吹律随隆汙,百世不以一声拘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清秋八月月未弦,河阳市上讴声传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贺江宰生朝
- 尽日松风乡岩石,小窗听作泉声。 -- 出自宋·刘无降·游秀峰寺
- 六月惊蜚霜色皎,四时长作雨声来。 -- 出自宋·留筠·水帘洞
- 南窗阴阴日色薄,北窗烈烈风声恶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即事
- 满笼新丝白云香,听赛收官鼓声乐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栽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