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合向校雠争地步,屈于监当负声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和翟建大见寄
- 树色净依山色古,樵声清共瀑声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庐山道中
- 悠悠漾漾泛烟篷,两耳听彻江声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离湋源口即事
- 墙拥双扉锁锦窝,溪声不敌树声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梅坡园
- 竹色松阴翠浪浮,春风吹落涧声幽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曲水亭
- 遍倚暮阑怀古往,月明无奈瀑声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石函桥
- 且听宾云奏曲,千秋岁、更引清声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满庭芳·斗转旋霄
- 乡梦不随秋夜永,客愁偏向雨声添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客里书事
- 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,霹雳一声天地裂。 -- 出自宋·唐珏·冬青行二首
- 华堂举案齐眉乐,锦天歌客笑声欢。 -- 出自宋·伍梅城·最高楼·知君久
- 千山欧子秋声赋,一室希公夜声舟。 -- 出自宋·蔡士裕·秋夜宿田家夜久不寐
- 剑起星奔万里诛,风雷时逐雨声粗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绝句
- 火足数,药方成,便有龙吟虎啸声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敲爻歌
- 潇洒诗人不解语,被君吐作无声句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赠陈道人
- 天风微微夕露委,松梢飕飕晓声起。 -- 出自唐·萧祜·游石堂观
- 天无老眼不可问,哦诗莫作商声悲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除日出江上迓赵宪
- 犹畏旅人头不白,再三移树带声飞。 -- 出自唐·卢殷·晚蝉
- 独立空亭人睡后,洛桥风便水声多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夜意
- 孤馆萧条槐叶稀,暮蝉声隔水声微。 -- 出自唐·杨发·宿黄花馆
- 横玉叫云天似水,满空霜逐一声飞。 -- 出自唐·崔橹·闻笛
- 窗外雨来山色近,海边秋至雁声多。 -- 出自唐·刘沧·汶阳客舍
- 半夜秋风江色动,满山寒叶雨声来。 -- 出自唐·刘沧·秋夕山斋即事
- 苔点落花微萼在,叶藏幽鸟碎声闲。 -- 出自唐·刘沧·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楼
- 御路几年香辇去,天津终日水声长。 -- 出自唐·刘沧·秋月望上阳宫
- 玄发辞家事远游,春风归雁一声愁。 -- 出自唐·刘沧·春日旅游
- 山雪乍晴岚翠起,渔家向晚笛声哀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立春一日江村偶兴
- 路入龙祠群木老,风惊渔艇一声回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南潭
- 金距花冠傍舍栖,清晨相叫一声齐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鸡鸣曲
- 驱马每寻霜影里,到门常在鼓声初。 -- 出自唐·林宽·献同年孔郎中
- 已觉远天秋色动,不堪闲夜雨声频。 -- 出自唐·刘邺·翰林作
- 云外山高寒色重,雪中松苦夜声多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山中览刘书记新诗
- 映宇异花丛发好,穿松孤鹤一声幽。 -- 出自唐·林嵩·赠天台王处士
- 觱栗调高山阁迥,虾蟆更促海声寒。 -- 出自唐·张蠙·钱塘夜宴留别郡守
- 立被御炉烟气逼,吟经栈阁雨声秋。 -- 出自唐·黄滔·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
- 红杏花旁见山色,诗成因触鼓声回。 -- 出自唐·黄滔·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
- 川静星高栎已枯,南山落石水声粗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宿鄠郊赠罗处士
- 去祷山川尚未还,云雷寻作远声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勋·和判官喜雨
- 苍藓满庭行径小,高梧临槛雨声多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
- 缑岭春归林影密,津桥人静水声闲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高秀才
- 开尽菊花秋色老,落残桐叶雨声寒。 -- 出自唐·杨徽之·句
- 九月蝉稀九日催,年光如逐水声回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九日幽居书怀
- 池馆有情多入梦,近来谁在笛声间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寄湖州刁殿丞
- 窗外江村钟响绝,枕边梧叶雨声疏。 -- 出自唐·晁采·秋日再寄
- 满目暮云风卷尽,郡楼寒角数声长。 -- 出自唐·子兰·晚景
- 衰柳蝉吟旁浊河,正当残日角声和。 -- 出自唐·子兰·蝉二首
- 石磴嵌空神匠出,瀑泉雄壮雨声来。 -- 出自唐·吴越僧·武肃王有旨,石桥设斋会,进一诗,共六首
- 记采薇戍罢,分茅议定,凯歌动,声悲壮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水龙吟 筹堂寿日
- 露华凉透罗衣薄,更深也、万籁声潜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
- 露华冷沁苍苔润,更深后、万籁声乾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风入松·虬枝撑月倚高寒
- 《吴趋》一曲歌未了,蜀魄数声春又莫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莫春陪周明府过顾将军祠下立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