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1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浮声寝食间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
- 杖藜试上宝公龛,众壑秋声起相袭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游锺山
- 手随乐节宁论中,箭作鸱声不害文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闻子瞻习射
- 筵前不设鼓与钟,处处笛声相应起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中秋见月寄子瞻
- 旌旗不动风将转,部曲无声马亦驯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观大阅
- 纸窗独卧不成眠,茅屋无声时一泫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同王适赋雪
- 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溪声寝食间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再游庐山三首
- 看高鸿、飞上碧云中,秋一声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满江红·竹下门敲
- 明月瑶笙奏彻,倚楼黄鹤声中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木兰花慢·记琼林宴起
- 水云共色,渐断岸飞花,雨声初峭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扫花游/扫地游
- 翠罂汲晓,欸乃[2]一声秋曲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三部乐·江鶂[1]初飞
- 夜空似水,横汉静立,银浪声杳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绕佛阁
- 涧户无人迹,山窗听鸟声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羁憧卜山中
- 题诗未了下山去,一路吟声杂水声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山村
- 一秋无便寄平安,新雁声声报早寒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鲁诸丈
- 半空紫翠隔微茫,隐隐钟声落下方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罗汉寺
- 山禽调舌待舂哢,江雨收声开晓晴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宁乡道上遇张伯声
- 一庭花影三更月,万壑松声半夜风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同郑子野访王隐居
- 征鸿有感人飘泊,宿鹤无声夜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海月星天之观
- 麻麦烂死秧苗无,百姓吞声苦饥苦,驴儿啖粟恬故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花驴儿
- 江空月色上楼白,风挟海声连地摇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月楼
- 旌旗两岸芦花影,鼙鼓三声海浪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下直沽
- 南箕北斗潜光华,江汉无声流素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对月
- 欲持此意问嫦娥,孤雁一声关塞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对月
- 夜深湖上酒船归,长啸一声双鹤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题墨梅图
- 江干水落见白石,小竹无声弄秋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老柏图为张心田赋
- 明朝乘兴过南省,鹤背秋声破秋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欧阳彦珍归杭
- 桃花旧叶应相望,杨叶新声我独闻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登快哉亭有属
- 诗解穷人未必工,苦调酸声效梁父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留别僧讷
- 金陵妙唱丹砂弦,当日新声传不传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答靳生
- 彼子刘子何所作,方学商声哦楚些,细君戛琴与之和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调北邻刘生
- 但见庾令楼横烟树杪,角声催月渡江来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题汉阳招真亭
- 诗寻静语应无极,琴弄寒声转入微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
- 不语含情,水调何人吹笛声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采桑子·画堂灯暖帘栊卷
- 风雁过时魂断绝,塞管数声呜咽。 -- 出自唐·冯延巳·清平乐·深冬寒月
- 濯残暑气朝来雨,助作秋声夜半风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句
- 满轩山色长浮黛,绕舍泉声不受尘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郡斋即事二首
- 玉虬垂处雪花翻,四季雷声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千丈岩瀑布
- 城头山色相围出,檐底波声四面来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环波亭
- 石泉百丈落山嘴,此纵有声清可听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泝河
- 遥知素誉在民口,已有欢声腾里社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送程公辟使江西
- 暗香移枕新凉住,竹外漏声催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燕归梁·帐掩秋风一半开
- 鸡叫一声撅一撅,鸡叫二声撅二撅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无题
- 愁看地色连空色,静听歌声似哭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郧阳府,地在秦楚之
- 悬岩小阁碧梧桐,似有人声在半空。 -- 出自清·郑燮·游白狼山两首
- 侍儿不解汉家语,指下哀声犹可传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王介甫明妃曲
- 疏星映户月流天,群动收声四寂然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深夜
- 欲图江色不上笔,静觅鸟声深在薦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吴江
- 化为飞鸟怨何人,犹有啼声带蛮语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山鹧鸪词
- 画人心到啼猿破,欲作三声出树难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观钓台画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