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1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满庭荒草无香火,惟有禽声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瓦庙
- 山遮石脚斜阳早,云碍钟声出谷深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少林寺诗
- 莫使胡人来,莫使琵琶之声过河朔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闻角叹
- 低云不断风仍急,细雨无声晚更稠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春日遇题寄友人
- 山遮日脚斜阳早,云碍钟声出谷迟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游宝应寺
- 一双燕子,两行征雁,画角声残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眼儿媚·楼上黄昏杏花寒
- 一筇来访林间寺,杜寺数声春又还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佛惠寺
- 楚人未筑上游城,千古冤声尚未平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郴江百咏并序·白虎城
- 挑人构目空依路,唤客莺声又隔林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新春道中口占
- 钵囊有润何癯瘠,鱼鼓无声太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题兴化小阁
- 文章摛锦已堆胸,直指威声府仰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代张元老上许漕
- 蜀天地暖知无雁,不怕愁声稳上楼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秋日登楼
- 妙年词墨一何工,汉苑家声戚里雄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阴伯庸悼词
- 石碉设崄鸟鼠智,铜鼓销声犬羊静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过东界
- 诗成椽笔一何工,元有英声妙洛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和任普州冬至日作
- 太尉国风偃如草,丞相家声清似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杜丞
- 闻道甘棠阴已密,相共政声同一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吴使君
- 北窗季弟还知否,一夜秋声已白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宿青城板桥寺
- 屋欹云影长年见,枕压豀声半夜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所见
- 无端惊耳西江涨,十里雄声学海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
- 往事回头笑处,此生弹指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西江月·大厦吞风吐月
- 南楼何处,想人在、长笛一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曹组·婆罗门引·涨云暮卷
- 南楼何处,愁人在、横笛一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杨景·婆罗门引·帐云暮卷
- 罄尊罍、兴吞海量,妙歌吹、声彻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张纲·绿头鸭/多丽
- 不知木叶藏村舍,忽有鸡声过短篱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偶书
- 呼儿携妇裹书编,月色滩声共一船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送何元英出峡三绝
- 却知向晚有晴意,雨过一声村落鸡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雨过
- 山行全似三春日,林际一声婆饼焦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道中四绝
- 叠笺共写霓裳谱,更作新声邀醉舞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张元举惠江南李王帐中香
- 唤回柏子香中梦,屋角秋声乱翠阴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
- 梦回风定斗杓寒,渔笛一声天地秋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一剪梅/一翦梅
- 清风却似怜孤寂,时送禽声到枕间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再次前韵书怀
- 駸駸和气随千骑,籍籍英声慰十州。 -- 出自宋·董颖·贺曾修撰帅江陵
- 铁衣照雪夜如水,哀雁一声心欲死。 -- 出自宋·冯时行·和郭信可苦寒曲一首
- 是非荣辱俱休问,只放泉声入耳来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题桐柏石道士院妙声堂
- 细听归路,璧月光中,玉箫声远。 -- 出自宋·吴亿·烛影摇红·楼雪初消
- 最是难忘,倚楼人在,横笛声中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柳梢青·日转墙东
- 正携手,无端惊回,槛外数声鶗鴂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曲江秋
- 暗香销尽欲飘零,须得笛声呜咽。 -- 出自宋·杨无咎·御街行·平生厌见花时节
- 六筦均输行奏课,唐室家声皆识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念奴娇·公家世德
- 天河水冷烟波渺,流水无声银浪小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游仙四首
- 轻轻风絮迷新涨,一啭新声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题扇二十四首
- 连天秋色雁已过,满槛竹声风逗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山中
- 时时风向边头过,喜听松声又竹声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天台书事十三首
- 六宫上直试罗衣,未听鞭声等驾时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宫词三十三首
- 笋舆清晓出都门,便喜松声到处闻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出关
- 春风多可移花性,夜雨无声入土膏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山中二首
- 离离禾黍满东郊,秋入鸦声处处娇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道过京师二首
- 坐中客已无肠断,何况离声更抑扬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和曾守东郊赏梅兼送范子芬
- 巫山埋空晓光没,寒入风声散萧瑟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苦雨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