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相看未尽意,归浦棹歌声。 -- 出自唐·张敬徽·采莲曲
- 版筑有陈迹,歌吹无遗声。 -- 出自唐·唐尧客·大梁行
- 四顾无人迹,鸡鸣第一声。 -- 出自唐·石召·早行遇雪
- 酒亭留去迹,吴坂认嘶声。 -- 出自唐·郑蕡·天骥呈材
- 皎皎无瑕玷,锵锵有珮声。 -- 出自唐·辛宏·白珪无玷
- 乐中和旧曲,天际转余声。 -- 出自唐·管雄甫·戛玉有余声
- 渐知催辨色,复听续余声。 -- 出自唐·严巨川·太清宫闻滴漏
- 迹往伤遗事,恩深感直声。 -- 出自唐·裴大章·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,以导直臣
- 忝有翾分翼,应怜嘒唳声。 -- 出自唐·沈鹏·寒蝉树
- 情多不似家山水,夜夜声声旁枕流。 -- 出自唐·韩常侍·句
- 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。 -- 出自唐·郑遨·与罗隐之联句
- 水色连天色,风声益浪声。 -- 出自唐·海印·舟夜一章
- 先贤未始觉,之子唱希声。 -- 出自唐·慧宣·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·释僧肇
- 寒竹影侵行径石,秋风声入诵经台。 -- 出自唐·灵一·题东兰若
- 孤舟屡失道,但听秋泉声。 -- 出自唐·灵一·溪行即事
- 夜宿依云色,晨斋就水声。 -- 出自唐·法照·送无著禅师归新罗
- 抱来芳树下,时引凤雏声。 -- 出自唐·护国·许州郑使君孩子(一作法振诗)
- 蔓草河原色,悲笳碎叶声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
- 步步入山影,房房闻水声。 -- 出自唐·无可·游山寺
- 烟开分岳色,雨雾减泉声。 -- 出自唐·常达·山居八咏
- 好听谈玄处,乔松鹤数声。 -- 出自唐·常达·山居八咏
- 十点五点残萤,千声万声秋雨。 -- 出自唐·子兰·秋日思旧山
- 天悲朝雨色,岳哭夜猿声。 -- 出自唐·归仁·题贾岛吟诗台
- 松月影寒生碧落,石泉声乱喷潺湲。 -- 出自唐·泠然·宿九华化成寺庄
- 风雁势高犹可见,雪猿声苦不堪闻。 -- 出自唐·尚颜·峡中酬荆南郑准
- 雨过闲花落,风来古木声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题僧梦微房
- 草木多古色,鸡犬无新声。 -- 出自唐·司马退之·洗心
- 吾观时人趣,矫迹务驰声。 -- 出自唐·吴筠·高士咏·高凤
- 今日爪牙谁敢敌,当时声迹共相高。 -- 出自唐·李微·无题
- 窥临见二翼,色素飞无声。 -- 出自唐·韦洪·腊月中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
- 自从经难后,吟苦似猿声。 -- 出自唐·马乂·蜀中经蛮后寄陶雍
- 朱箔影移无限恨,玉箫声转曲将终。 -- 出自元·赵雍·摊破浣溪沙·春草萋萋绿渐浓
- 鸣鞘静,嵩岳三呼,万岁声震如雷。 -- 出自元·赵孟*·万年欢 应制
- 君公终隐迹,充国邅家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
- 草塞狼反顾,一水西流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古从军行(七首)
- 春时桃花盛开,难犬之声相闻,殊有武陵风概,隐者停云子居焉。 -- 出自元·陶宗仪·南浦 会波村,在松江城北三十里。其西九山
- 虎绕龙蟠吟啸曲,江岸声鸣风浪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酹江月
- 怒磔戟髯,争奋卷地,一声鼙鼓。 -- 出自元·完颜亮·喜迁莺 赐大将军韩夷耶 以上三首见*史卷八
- 冷淡更阑交二鼓,蛩吟声乱忙忙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临江仙·冷淡更阑交二鼓
- 士庶官僚咸仰奉,缘觉声闻心说。 -- 出自元·刘志渊·大江东去·天元教显
- 睹梨花、轻笼淡月,闻松声、冷和清泉。 -- 出自元·长筌子·绿头鸭·雨初晴
- 溪山影里联金勒,箫鼓声中倒玉舟。 -- 出自元·姜彧·鹧鸪天 是岁九日陪御史中丞来游,即席赋鹧
- 两淮草木,一门忠孝,先声远畅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水龙吟 寿都督史侯,时为东平总管
- 药词秦楼月一阕,因放声自歌,浮大白者数行,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也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秦楼月 已丑岁春分前一日,栽培众卉罢,晚
- 呜咽洞箫里,皓齿*歌声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调歌头 宴乐
- 问神仙何处,寻溪路,水声寒。 -- 出自元·刘元·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
- 雨来时节一般鸣,点点声声要磨和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玉楼春 雨中戏书
- 公家梅涧老,皋比戚畹,声振江东。 -- 出自元·陈栎·满庭芳 送陈德翁(原无翁字,据刻本补?
- 我意尤长,公行不顾,一声柔舻。 -- 出自元·吴存·水龙吟 送余干教邓觉非归吴
- 邦民香火才收罢,黄阁声名次第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鹧鸪天 寿耶律总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