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舞极摇溶态,闻余淅沥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
- 斜峰约云势,乾树起秋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次韵翠岩寺
- 旛旌多异制,歌吹自新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
- 荒村但寂寥,晚日多哭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酂阳行
- 断雁来孤影,遥泉落细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登府店福昌山阁
- 宫闱呜挽铎,不是佩环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温成皇后挽词二首
- 老鹤无踪野鸭飞,鸣琴声裹画船归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西湖二首
- 梦回无意绪,两岸杜鹃声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曹娥浦泊舟
- 生前富贵谁能必,身后声名我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清明日招社友
- 画鼓队催桃叶伎,玉箫声出柘枝台。 -- 出自清·吴伟业·鸳湖曲
- 芳香去垢秽,素琴有清声。 -- 出自汉·秦嘉·赠妇诗
- 八音动繁会,九变叶希声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绍·观太常奏新乐
- 隔江看树色,沿月听歌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江南曲四首
- 宾从俨冠盖,封山纪天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哥舒大夫颂德
- 惟贤美无度,海内依扬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贻鼓吹李丞,时信安王北伐,李公王之所器者
- 不见鹓鸾道,如闻歌吹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渭桥北亭作
- 花添罗绮色,莺乱管弦声。 -- 出自唐·储光羲·献高使君大酺作
- 壶觞笑咏随风去,唯有声声蜀帝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题故人废宅二首
- 掬水皆花气,听松似雨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寄吴磻十韵
- 众山寒叠翠,两派绿分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处州洞溪
- 难收故交意,寒笛一声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过朱协律故山
- 曙月落松翠,石泉流梵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游竹林寺
- 野花多异色,幽鸟少凡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即事
- 昼潮势急吞诸岛,暑雨声回露半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李侍御上虞别业
- 向月本无影,临风疑有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方著作画竹
- 空窗闲月色,幽壁静虫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秋夜
- 十六声中运手轻,一声声似自然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失题
- 芰荷香入琴棋处,雷雨声离栋牖间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
- 朝昏太行色,坐卧沁河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怀州客舍
- 久立钓鱼处,唯闻啼鸟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经周处士故居
- 席上新声花下杯,一声声被拍声摧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江南闻新曲
- 直钩终日竟无鱼,钟鼓声中与世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赠会稽杨长官
- 一命何无定,片言徒有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哭胡珪
- 寂寂永宫里,天师朝礼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夜听步虚
- 杉萝色里游亭榭,瀑布声中阅簿书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赠(一作上)处州段郎中
- 黄鸟在花里,青蝉夺其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偶作二首
- 珂珮喧喧满路岐,乱泉声里扣禅扉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陪冯使君游六首·游灵泉院
- 未省亲宗伯,焉能识正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上俞许二判官
- 谁家苦竹林,中有读书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上冯使君五首
- 曹溪老兄一与语,金玉声利,泥弃唾委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经旷禅师院
- 因知吴相恨,不尽海涛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秋过钱塘江
- 指指法仙法,声声圣人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上裴大夫二首
- 为善无近名,窃名者得声不如心,诚哉是言也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
- 苦雾埋空室,啼猿有咽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
- 惟宜华顶叟,笙磬有馀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
- 厨香烹瓠叶,道友扣门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春日许征君见访
- 邻僧同树影,砌月浸蛩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早秋夜坐
- 却遣思山者,忽然嫌水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苦雨中作
- 声教无为日,山呼万岁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寿春进祝圣七首·山呼万岁
- 不知今夜月,何处听猿声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送僧之湖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