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楚水秋无际,巴猿衣有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喜吉上人至
- 到时春未暮,闲听鹧鸪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秋气凛然庭木将坠道谦上人有南征之役赋诗祖
- 众木凋寒色,空江喷暮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书怀寄韦山人
- 短墙分竹色,虚户纳松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
- 楼台影压浮天浪,钟鼓声随过岸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
- 自酌椒浆酹紫渊,步虚声彻羽衣翩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县境不雨数遣比丘祷佛於庙祀龙於社皆不雨闻
- 爱于琴里无他意,落砌声声是自然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留题滻川姚氏鸣琴泉
- 雪蔽千山色,冰含万水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迁归青社
- 兹怀若为写,援琴不成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友人臧奎
- 门开紫阁色,歌枕漕河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赠长安宋澥逸人十韵
- 少纳推耆德,朝端蔼直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
- 节概存先烈,文才蔼儁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挽傅安道郎中词二首
- 献纳高门地,君王识履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
- 蚤擅奇童誉,中蜚处士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尹少稷挽词二首
- 古洞深无底,幽泉细有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登玉京洞遇雨
- 高文不试紫云楼,犹得声名动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
- 出身备王官,敢自颓家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
- 当年卓鲁盛材猷,循吏声名始一州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故提点判院魏公挽词
- 旧俗宁论化,重临倍有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投赠徐平江三十韵
- 跫然步武心还喜,籍甚声华耳旧闻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曾丰惠文编
- 萧萧城东路,颇复歌吹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上巳日王仲宗赵德温见过因招赵仲缜任卿小集
- 推手复却手,都付断肠声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水调歌头·不成三五夜
- 但眼前、真率暂相违,歌声寂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满江红·何许相求
- 才听朝马动,一巷卖花声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临江仙·海日轻红通似脸
- 青鸠啼雨外,闲听寺中声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临江仙·昔走都门终夜雨
- 虹玉横箫,纤纤指按新声作。 -- 出自宋·刘辰翁·点绛唇·虹玉横箫
- 名号横空心万里,九皋声动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上益公十绝为寿·玄鹤
- 寺深藏古意,蝉老带秋声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同曹元章游新安寺
- 摩挲苔藓题诗去,万鼓声中白题舞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嘉泰开乐日殿岩泾原郭季端邀游凤山自来美堂
- 一从柯烂归来后,爱弦声、不爱枰声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风入松·松风掩昼隐深清
- 老桂悬香,珊瑚碎击无声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高阳台·古木迷鸦
- 听雁听风雨,更听过、数声柔舻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探春慢·列屋烘炉
- 公输与班尔,从此遂韬声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水中看树影,风里听松声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早晚谒金阙,不闻刁斗声。 -- 出自唐·鲍君徽·关山月
- 东风吹雁心,上下和乐声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归雁
- 相看受天风,深夜戛击声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云溪竹园翁
- 归时常犯夜,云里有经声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题禅定寺集公竹院
- 几见金波满还破,草虫声畔露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湖上望月
- 劳问圃人终岁事,桔槔声里雨春畦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答客
- 回见四方人,车轮无留声。 -- 出自唐·鲍溶·岐路
- 长云迷一雁,渐远向南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
- 世上许刘桢,洋洋风雅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李端
- 细风和雨气,寒竹度帘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宿岐山姜明府厅
- 尔谁造,鸣何早,趯趯连声遍阶草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赋得寒蛩
- 秋来池馆清,夜闻宫漏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安邑王校书居
- 高树多凉吹,疏蝉足断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句
- 广树留峰翠,闲门响叶声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
- 石头城下浪崔嵬,风起声疑出地雷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咏史诗·东晋
- 止酒非关病,援琴不在声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送王汶宰江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