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寸心遥往处,新有雁来声。 -- 出自唐·李频·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
- 幽独玄虚阁,不闻人马声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蜀路二首
- 金环能作赋,来入管弦声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和张监观赦
- 多谢弦歌宰,稀闻桴鼓声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
- 独歌还太息,幽感见馀声。 -- 出自唐·张说·岳州夜坐
- 柳絮欲停风不住,杜鹃声里山无数。 -- 出自宋·宋无名氏·凤栖梧
- 谁能弦此歌,为我发古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杂诗
- 苍黄无为谋,叹慨私失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谢束丈见赠
- 愿因东南风,时寄西北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
- 雷公诉帝喘似吹,盛恐声名塞天破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赠慎东美伯筠
- 饱犬无吠志,饥乌有凶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居
- 几处好山色,暮天群雁声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远人
- 青春望中色,白涧晚来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雨
- 凄然不能寐,左右菰蒲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夜赋
- 寺有石壁胜,诗无康乐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初夏游八关寺
- 向来三家墅,无此笙箫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种竹
- 不愁黄落近,满意作秋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风雨
- 北省虽巨丽,无此风竹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题简斋
- 郎帆十幅轻,浑不闻橹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长干行
- 饱吃残年饭,就师听竹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将赴陈留寄心老
- 江湖气动春还冷,鸿雁声回人不眠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春夜感怀寄席大光
- 荒野少人去,竹舆伊轧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将次叶城道中
- 蒲鞭挂壁一事无,环佩声中了朝晡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游紫逻洞
- 石岸烟添色,风滩暮有声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适远
- 未央宫里红杏,羯鼓三声打开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又六言
- 此夜目不掩,屋头乌啼声。 -- 出自唐·曹邺·其二愁
- 官作自有程,举筑谐汝声! -- 出自魏晋·陈琳·饮马长城窟行
- 风吹黄檗藩,恶闻苦篱声。 -- 出自南北·南朝民歌·石城乐
- 那能对远客,还作故乡声。 -- 出自南北·韦鼎·长安听百舌
- 溜船惟识火,惊凫但听声。 -- 出自南北·阴铿·五洲夜发
- 胡尘暗马色,芳树动笳声。 -- 出自隋·陈子良·赞德上越国公杨素
- 人愁惨云色,客意惯风声。 -- 出自隋·孙万寿·东归在路率尔成咏
- 地僻无溪路,人寻逐水声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题空山人石室
- 帐里鸳鸯交颈情,恨鸡声,天已明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江城子·帐里鸳鸯交颈情
- 层台云集梨园乐,献寿声声祝万康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鹭颈莺唇胜仙子,步虚声细象窗深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宫词百首
- 双浴鸳鸯出绿汀,棹歌声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春光好·频叶软
- 森然气结一千里,滴沥声沈十万家。 -- 出自唐·刘叉·冰柱
- 自从经难后,吟苦似猿声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答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
- 留诗本相慰,却忆苦吟声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酬秘书王丞见寄
- 远雕秋有力,寒马夜无声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送于中丞使北蕃
- 蜀客春城闻蜀鸟,思归声引未归心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闻杜鹃二首
- 长门秋夜雨,窗外滴寒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宫词
- 轮蹄影绝冬深路,鸟雀声稀雪后天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冬日偶成
- 忆昔金门初射策,一日声华喧九陌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感兴
- 高桐深密间幽篁,乳燕声稀夏日长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微凉
- 荒径侵山影,虚堂出燕声,我惭为俗吏,泉石负幽情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赠隐士
- 世间宠辱皆尝遍,身外声名岂足量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南阳夏日
- 远途方不极,长笛更飞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送人
- 四时无日影,终夜有猿声。 -- 出自宋·寇准·书山馆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