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衣冠今盛族,兰玉旧家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
- 驱逐凤皇雏,百鸟不出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
- 每说褒斜险,唯闻猿鸟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阆州驻泊荆供奉
- 美花移旧本,黄鸟发新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许发运真州东园新成
- 折却毛鱼一品资,吴郎声屈向吾诗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
- 花娘十二能歌舞,籍甚声名居乐府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花娘歌
- 高树尚无影,远鸿时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胧月
- 履舄虽可蔽,步武岂无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拟陶体三首其一手问足
- 磨失沙砾粗,扣知金石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铜雀砚
- 向晓入汴尾,隔河闻人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
- 老鹤晴一唳,随风无近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
- 诗本道情性,不须大厥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答中道小疾见寄
- 相如方病渴,空听辘轳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合门水
- 山花高下色,春鸟短长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
- 湿毛染泥滓,缩颈无鸣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牵船人
- 春雷不发蛰,秋雷不收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秋雷
- 蝼蝈似相助,草根无停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蚯蚓
- 山腰荒辇道,岩窦落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十月晦梦游嵩山明日访宋中道见次道寄宿岳寺
- 城临沧海上,不厌风涛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朱司封知登州
- 自得君王揖,能为鼓吹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蛙
- 静夜有舟下,中流闻橹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闻橹
- 暂将分别向喉舌,何异声色乱眼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
- 将令百果实,竞振群虫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李宰秋思
- 後夜人无寐,遥听入浦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刘六淮潮
- 曾不若陨箨,绕树犹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秋夜感怀
- 吾欣安石後,世世有令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喜谢师厚及第
- 未向高枝稳,时为绕树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夜晴
- 老便林室静,坐厌巷童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
- 熨齿敲冰冷,贮缾微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·寒穴
- 犹如产美璞,遂迩传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·昆山
- 浅水不堪泛,暗滩时激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挺之晨起见寄
- 兔园风雪甚,还听鴈来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
- 梨花监中色,杜宇昼时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春晴对月
- 札札草间鸣,促促机上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促织
- 旁临侧身险,下忽寒流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·幽径石
- 既摧蚊蝇势,任壮蛩蝉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秋雨
- 诸将俯听命,莫敢辄吐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李泾州审言二首
- 靓妆艳服游川上,箫鼓声中俗自欢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二霅上二首
- 虽无绿琴奏,尚有青松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
- 主妇煎饼去,小儿敲镜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月蚀
- 激作飞岩势,流为杂佩声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郑州王密谏漱玉斋
- 大羹味薄牲牷洁,至乐声和凤鸟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南郊大礼诗
- 勃勃畲田气,磷磷水磑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春游南静川
- 公余不敢妨吟咏,异日声名继至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滁州官舍
- 堆案有留事,听歌无欢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
- 旧隐何年别翠微,瀑泉声入锁禅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赠省钦
- 别母语娇空有泪,对人声颤未成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戏和寿州曾秘丞黄黄诗
- 一生得丧唯凭道,千古声名合在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安邑刘宰君见赠
- 随风无定态,入竹有繁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立春前二日雪
- 时时微风来,万地同一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高竹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