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白苹洲上西风起,黄叶声中秋意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夕眺风泉亭三首
- 故乡隔兮音尘绝,哭无声兮气将咽。 -- 出自魏晋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楚歌饶恨曲,南风多死声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拟咏怀 十一
- 闪烁邻灯,灯前尚有砧声。 -- 出自宋·蒋捷·声声慢 秋声
- 诉未了,把一半、分与雁声。 -- 出自宋·蒋捷·声声慢 秋声
- 月暗云霄,星沈烟水,角声清袅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水龙吟·鸡鸣风雨潇潇
- 丝桐岂殊音,古调非今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怀
- 仓颉制文字,鬼母夜哭声哀哀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上云乐
- 齐讴且辍唱,吴趋亦停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煌煌京洛行
- 挽弓射一猿,群猿拔箭声啾啾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隔谷歌
- 我欲竟此曲,此曲多苦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苦哉行
- 一更戍鼓鸣,市上断人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从军五更转(五首)
- 枯箨响悲音,羁虫振余声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旅兴(四十首)
- 回首望台城,依稀横吹声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江行
- 天上无愁,宫中有庆,声声玉树金莲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咏马贵阳画册
- 一林纤月,雁声不断,砧声又掺合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夜行荥阳道中
- 月华如水浸瑶阶,环佩声声扰梦怀。 -- 出自近代·苏曼殊·吴门 三
- 故国已随春日尽,鹧鸪声急使人愁。 -- 出自近代·苏曼殊·吴门 十
- 月明溪水上,谁识步虚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赠月溪羽士
- 夜月边尘影,秋风陇水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送崔融
- 胡笳在何处,半夜起边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横吹曲辞·关山月二首
- 远林生夕籁,高阁起钟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
- 越里娃童锦作襦,艳歌声压郢中姝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闲居杂兴五首
- 愁变风云色,悲连鼓角声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哭王赞府
- 万里闽山,不从海道,寄声何处。 -- 出自宋·李纲·水龙吟·际天云海无涯
- 平陵通曙响,长乐警宵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咏钟
- 侵星发洛城,城中歌吹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奉使嵩山途经缑岭
- 陪欢玉座晚,复得听金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幸岳寺应制
- 露裛千花气,泉和万籁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发藤州
- 酒入杯中影,棋添局上声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新栽竹
- 举鞭挥柳色,随手失蝉声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江岸秋思
- 楚天空阔月成轮,蜀魄声声似告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闻子规
- 兄弟无书雁归北,一声声觉苦于猿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江下(一作上)初秋寓泊
- 明月照我房,庭柯振秋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古意
- 无奈花深处,流莺三数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
- 予婿信时英,谏垣金玉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,时任宾客
- 眼眩飞蝇影,耳厌远蝉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多病戏书,因示长孺
- 饪餗调元气,歌钟溢雅声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
- 晚窗分竹色,夜枕落泉声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山居幽趣断前诗句成
- 后宫多窈窕,日日学新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相和歌辞·婕妤怨
- 匿景崦嵫色,呀空渤澥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
- 蠹简有遗字,先琴无泛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
- 沙际拥江沫,渡头横雨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·五泻舟
- 忽忆高僧坐夏堂,厌泉声闹笑云忙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
- 为书凌遗编,调弦夸新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·平声
- 朔风动地来,吹起沙上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杂曲歌辞·鸣雁行
- 但为连臂饮,不作断肠声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四明山诗·鞠侯
- 凄兮归凤集,吹之作琴声。 -- 出自唐·刘希夷·孤松篇
- 绛唇吸灵气,玉指调真声。 -- 出自唐·刘希夷·嵩岳闻笙
- 旌旃朝朔气,笳吹夜边声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送崔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