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鹤雏灵解语,琼叶软无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题东华观
- 际海蒹葭色,终朝凫雁声。 -- 出自唐·颜真卿·登平望桥下作
- 名因天下闻,传者入歌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祭退之
- 公文为时师,我亦有微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祭退之
- 纯诚发新文,独有金石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赠别孟郊
- 惜花邀客赏,劝酒促歌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
- 林幽仍共宿,时过即无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徐州试反舌无声
- 僮仆各忧愁,杵臼无停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卧疾
- 细泉深处落,夜久渐闻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听夜泉
- 时闻衣袖里,暗掐念珠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赠箕山僧
- 春风济水上,候吏听车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人任济阴
- 江亭寒日晚,弦管有离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
- 两朝侍从当时贵,五字声名远处传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赠道士宜师
- 柳叶瘴云湿,桂丛蛮鸟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蛮客
- 深山旗未展,阴碛鼓无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征西将
- 花下红泉色,云西乳鹤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夜宿黑灶溪
- 子羽有遗迹,孔门传旧声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省试行不由径
- 擅摇干戈柄,呼叫豺狼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怀
- 岁暮景气干,秋风兵甲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怀
- 昔为连理枝,今为断弦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兴
- 微风吹衣襟,亦认宫徵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听琴
- 每将逍遥听,不厌飕飗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题从叔述灵岩山壁
- 秋风绕衰柳,远客闻雨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
- 松柏有霜操,风泉无俗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山中送从叔简
- 溪转万曲心,水流千里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
- 一床空月色,四壁秋蛩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
- 高枝低枝风,千叶万叶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夕贫居述怀
- 古木摇霁色,高风动秋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
- 嘉实缀绿蔓,凉湍泻清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赠黔府王中丞楚
- 后路起夜色,前山闻虎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京山行
- 每弹潇湘瑟,独抱风波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郭郎中
- 孤舟百口渡,万里一猿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按覆后归睦州,赠苗侍御
- 未央新柳色,长乐旧钟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时谬蒙差摄海盐令,闻王师
- 湖天一种色,林鸟百般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喜晴
- 又作淮南客,还悲木叶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更被奏留淮南,送从弟罢使江东
- 千家同霁色,一雁报寒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同诸公登楼
- 莺啼何处梦,猿啸若为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
- 芸香辞乱事,梅吹听军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(校书工于翰墨)
- 碧草生旧迹,绿琴歇芳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拟古诗十二首
- 水性自云静,石中本无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听嘉陵江水声,寄深上人
- 端服光朝次,群烈慕英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寄职方刘郎中
- 薄游五府都,高步振英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
- 复睹开元日,臣愚献颂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
- 慰此断行别,邑人多颂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奉送从兄宰晋陵
- 忠良信旧德,文学播英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郗詹事
- 永日无馀事,山中伐木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西涧即事示卢陟
- 翻翻日月旗,殷殷鼙鼓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酬郑户曹骊山感怀
- 东西殊不远,朝夕待佳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渑池崔主簿
- 远蒙恻怆篇,中有金玉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
- 朗月分林霭,遥管动离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崔主簿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