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声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一径入蒙密,已闻流水声。 -- 出自宋·欧阳修·幽谷晚饮
- 晓风有暴信,暮蝉无好声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
- 云行博山气,风卷步虚声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
- 贪声恋色镇如痴,终被声色迷阡陌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自警
- 如今寂寞已成尘,空有声名挂千古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送乔布圣
- 想应风月夕,满庭合欢声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题双松寄陈季常
- 番然需膏泽,夜半来雨声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喜雨得城字
- 何平生之款密兮,遽音声之不可寻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蔡氏哀词
- 因悲人生信如梦,浪逐声劫霜鬓须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
- 二十游太行,暮闻号哭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韦道安
- 清韵动竽瑟,谐此风中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
- 刘伶今日意,异代是同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
- 孤臣泪已尽,虚作断肠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入黄溪闻猿
- 春恨正关情,画楼残点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菩萨蛮·竹风轻动庭除冷
- 背江楼,临海月,城上角声呜咽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更漏子·背江楼
- 上马争劝离觞,南浦莺声断肠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清平乐·洛阳愁绝
- 树凋窗有日,池满水无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早秋山居
- 醉后楚山梦,觉来春鸟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赠隐者
- 柳占三春色,莺偷百鸟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太子西池二首
- 苍苔路熟僧归寺,红叶声乾鹿在林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宿云际寺
- 霭尽无林色,暄余有涧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月中宿云居寺上方
- 新年春雨晴,处处赛神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烧歌
- 閤上见林影,月中闻涧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宿白盖峰寺寄僧
- 半夜竹窗雨,满池荷叶声。 -- 出自唐·温庭筠·送人游淮海(一作宿友人池)
- 暴怒中秋势,雄豪半夜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运使舍人观潮
- 不闻歌舞事,绕舍石泉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萧洒桐庐郡十绝
- 铿铿千古峄山桐,金石声来造化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杂咏四首
- 寿存金石性,啸作鸾凤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赠张先生
- 直舍有仙味,秘庭无俗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韵酬毋湜推官
- 山川千里色,语笑万家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苏州十咏其九·观风楼
- 蔽野旌旗色,满山笳吹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
- 目有千年色,耳有千年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岁寒堂三题其一·岁寒堂
- 处处天花撩乱,飘散歌声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长生乐·阆苑神仙平地见
- 凉蟾影度秋阴薄,促漏声来夜唱闲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初秋宿直
- 肆乐遵年律,迎长蔼颂声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冬至
- 腊雪未消宫树碧,早莺声在万年枝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辛春日词·御阁
- 日落山水静,为君起松声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咏风
- 高低寻戍道,远近听泉声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麻平晚行
- 寒沙连骑迹,朔吹断边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饮马长城窟行
- 拂林花乱彩,响谷鸟分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咏风
- 笑树花分色,啼枝鸟合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月晦
- 晚烟含树色,栖鸟杂流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赋得白日半西山
- 古木参差影,寒猿断续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入潼关
- 隔云时乱影,因风乍含声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赋得早雁出云鸣
- 两地无千里,因风数寄声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
- 此都自周公,文章继名声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
- 金炉香动螭头暗,玉佩声来雉尾高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
- 馆置使读书,日有求归声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招杨之罘
- 寂寥伤楚奏,凄断泣秦声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在江南赠宋五之问
- 岸昏涵蜃气,潮满应鸡声。 -- 出自唐·骆宾王·早发淮口望盱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