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境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过雪溪前第一湾,面前境界尽宽閒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嵊县解印回家东郭道中
- 黠虏初南下,尘飞塞北境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塞上曲
- 常言一粒药,不随死生境。 -- 出自唐·聂夷中·访嵩阳道士不遇
- 莫问世间蹀躞,须知老境侵寻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六言
- 世间有醉乡,百世本一境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次韵渊明饮酒诗:
- 即是造物游,何必神仙境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和陈待制秋日湖楼宴集篇
- 须臾万银竹,壮观发异境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夏雨
- 涧光如翻鹤,变态发遥境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十七日夜咏月
- 莫叹三山隔五云,建昌境好说纷纷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太博知建昌军
- 渊明尝有语,结庐向人境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题郑舜举蔗庵
- 江山几兴废,岁月侵老境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上巳日与客游张园
- 坐处清高风雨隔,全万境,一壶悬。 -- 出自宋·张炎·江城子·下临无地手扪天
- 名都富游践,所历多异境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奉答张寺丞再招游薛园
- 道存轻外物,心寂丧前境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九日客散西轩
- 太守不来僧自看,清凉境界箨龙围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金陵杂兴二百首
- 闭门谢往还,安此寂寞境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见怀
- 灭取无明三孽火,勿令境上相侵。 -- 出自元·谭处端·临江仙·稽首吾门诸道友
- 故应心醉米南宫,约略境界记所逢,文殊五台叶斗峰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范宽秋林萧寺图
- 深夜秋风生,都成一片境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万里州通宽世俗,清虚境象善求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遥咏
- 寄身渊明庐,翛然在人境。 -- 出自宋·杨时·次韵何吉老游金銮寺
- 对此问山僧,何如沃州境?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南峰寺
- 苍龙已何去,遗我清绝境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剑池
- 圆魄忽西倾,愁看堕空境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月林清影
- 潜虯民司命,膏泽浸兹境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溆浦柟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
- 闻有山林最深处,清凉境界著高僧。 -- 出自宋·戴敏·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
- 崩流汇沟澜,巨涨没四境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绕飞泉山入东谷饮古井
- 望远涉寒水,怀人在幽境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
- 世事花上尘,惠心空中境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
- 月彩散瑶碧,示君禅中境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俞校书冬夜
- 偶来中峰宿,闲坐见真境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宿山寺寄李中丞洪
- 明月何处来,朦胧在人境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古镜
- 寒寺唯应我访师,人稀境静雪销迟。 -- 出自唐·郑谷·题无本上人小斋
- 振策冲暮云,携琴宿仙境。 -- 出自宋·洪迈·上清宫
- 闲牛负乌鹊,散牧无人境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烟村夹岸景色横出
- 吾心乐有余,所寓皆胜境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潭溪十咏·山馆
- 吕侯妙章句,珠玉走邻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题智果寺
- 万古只青天,多事悲人境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卜算子·风露湿行云
- 长备者谁欤,喧静同一境。 -- 出自宋·赵彦端·与诸公会饮昆山放生池亭
- 隐君宅中区,心游入天境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隐君宅
- 岁晚江空,雪飞风起,老境若为聊赖。 -- 出自元·张翥·苏武慢 岁晚再雪,仍用前韵
- 白玉十二楼,照耀蓬莱境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古诗(三首)
- 上秩乾门下奠坤,玄都境界妙难论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句
- 原持紫团珍,往扣黄庭境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李仁甫用东坡寄王定国韵赋新罗参见贻亦复继
- 人生无贤愚,彼是皆梦境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和陶渊明二十首
- 主人绝俗姿,此地背尘境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祈雨齐云楼
- 平生信所得,一鉴照万境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赠钱郎中
- 跻攀虽小劳,窈窕岂人境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丁朱四朋与了叔佩还钱塘道浦江井坑岭赋此诗
- 念昔走京师,噉蔗入佳境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韵子春
- 异哉浊恶世,有此清凉境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王氏碧鸡园六咏·凉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