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埋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不见东篱千载士,自应埋没老风霜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十月见菊二首
- 潜德固宜祀,高文宁可埋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谒孺子祠
- 惟思旧酒务,糟酵茺榛埋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北斋
- 送公何物堪将去,留在埋铭石色新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安扶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
- 山林卑陋无桥柏,霸气埋没惟蒿蓬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剡豀舟中
- 挽君已老庆先尽,安得埋铭更后垂。 -- 出自宋·叶适·郭伯山挽词
- 神回天上活,骨付月中埋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方壶自咏
- 残僧自言昔遭变,藏经埋像犹可唁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重游栖霞
- 木任岩藤束,花从涧草埋。 -- 出自宋·阳枋·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
- 党籍碑成国步屯,忠臣埋没瘴乡尘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读党籍碑
- 风流何必葬,便拥菊花埋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孙季蕃故居
- 光华濡辔今新遣,风采埋轮又一新。 -- 出自宋·赵汝腾·庆高耻堂柱史都运
- 已巳归藏无欠事,独怜埋玉重凄然。 -- 出自宋·卫宗武·挽都务弟
- 翻忆赏心亭下水,草洲埋没贮愁酸。 -- 出自宋·陈景沂·草
- 儿女来前痛别离,遗言埋骨用深衣。 -- 出自宋·王义山·挽平轩王府判
- 拂床文字翻叶叶,古心埋没从何求。 -- 出自宋·马廷鸾·题王氏琴清堂
- 君宜借力宽诗课,我亦埋头事药椷。 -- 出自宋·何梦桂·和韵问魏石川疾
- 东篱潇洒一枝秋,向来埋没不如草。 -- 出自宋·赵文·陈清叔晚菊
- 此夕莫知是元夕,地炉埋伏身犹僵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
- 翅翅展青无体势,心心埋白有须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碧蝉儿花
- 吟卷纪游挥小草,醉篷埋恨载浮萍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初欲登小孤惠济庙水盛风驶回首已远矣
- 若钱若马讹传久,难觅埋铭证异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将军教场墓
- 别有雷峰峰下圃,一泓埋没在蓬蒿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真珠泉
- 佳城今已开,虽开不葬埋。 -- 出自·***·沈彬圹篆
- 萧晨骑马出皇都,闻说埋冤在路隅。 -- 出自唐·杨虞卿·过小妓英英墓
- 古壁青灯动,深庭湿叶埋。 -- 出自唐·喻凫·监试夜雨滴空阶
- 当时若是逢韩寿,未必埋踪在贾家。 -- 出自唐·罗虬·比红儿诗(并序)
- 可惜一灵物,无始被境埋。 -- 出自唐·丰干·壁上诗二首
- 帛上何所书,繁霜惨濛埋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青冢今成土一堆,娇容埋玉恨难开。 -- 出自宋·赵希逢·和阅明妃传
- 闻道倭夷初铸成,几岁埋藏掷深井。 -- 出自明·唐顺之·日本刀歌
- 侧阶簪笔书王法,当路埋轮有祖风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张殿院还台
- 史解戮人惟戮古,地能埋死只埋愚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次韵和言怀
- 露中梳洗怕添妆,雪里埋藏畏称好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答陈江州和少游梅花韵见寄
- 使君如玉不雕镌,可惜埋藏已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赵师秀·题方兴化茔舍
- 使伯迟而出猎兮,公已埋骨乎东海之东。 -- 出自宋·邵定·吕望非熊
- 人生有才不尽用,古来埋没皆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张羽·王元章墨梅
- 诉得冤伸意始休,敝帷埋骨几经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义马冢
- 地下红旗应北指,西湖埋骨不埋心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岳武穆葬西湖故宅为学宫
- 青史埋名愿已如,青山埋骨愿犹虚。 -- 出自·陈寅恪·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
- 人喜相知自昔然,况君埋玉未多年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甚精者录为一编
- 波澜沃日漾舟起,霰雪埋空出塞时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余尝谓北人不知江湖如南人不羽边塞时张芸老
- 官虽为言谪,名不共身埋。 -- 出自宋·常勉·贾司仓祠堂
- 愿与朱云斩邪佞,岂甘埋没延平津。 -- 出自宋·陈长方·古剑行
- 谁能作文冢,反魂为瘞埋。 -- 出自宋·陈槐卿·句
- 我来筆其事,灵迹救沈埋。 -- 出自宋·陈允升·钓鱼台
- 观梅诗兴愧何郎,尘鞅埋头岁月长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康秋惠诗和其韵二首
- 患不甘且冽,榛莽能久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韵宾旸龙泉
- 争如湖上逋仙冢,诗骨埋云万古香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西山韩太师坟
- 野人斸地得神兵,铲采埋光三尺半。 -- 出自宋·黄彦平·立秋日湘舍熊生所居斸地得剑长三尺六寸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