坛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坛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游仙洞兮访真官,奠瑶席兮礼石坛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
- 今日路傍谁不指,穰苴门户惯登坛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灵州田尚书
- 平生不接里闾欢,岂料相逢虺蜮坛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次韵谢邢九思
- 百年鼎鼎杂悲欢,老去初依六祖坛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次韵邢九思
- 三仙一一驾红鸾,仙去云闲绕古坛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题都庆观
- 隐暧源花迷近路,参差岭竹扫危坛。 -- 出自唐·苏味道·嵩山石淙侍宴应制
- 十年松竹暗茶山,君有诗声旧将坛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
- 九光倒影腾青简,一气回春绕绛坛。 -- 出自宋·张孝祥·鹧鸪天·咏彻琼章夜向阑
- 琼幡第一番花信,吹上东皇太乙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
- 孙仙鼓老如相问,筋力犹堪上醮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蒙恩予祠
- 鹤和云影宿高木,人带月光登古坛。 -- 出自宋·伍乔·宿灊山
- 月明如霜夜将午,定有笙鹤来瑶坛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画山水图歌
- 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旌旗大将坛。 -- 出自清·李鸿章·临终诗
- 对弈未妨看露布,论诗未合上斋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再送蒙仲二首
- 甘泉宿老求闲局,苦县仙人有废坛,拜敕定披新紫氅,傍斋应许旧黄冠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
- 兜刺史谁修废庙,汉将军尚有荒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寄陈澈计议二首
- 一春风雨郡斋寒,荒了麻姑老子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
- 观中曾访老黄冠,尔尚为童立醮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赠玉隆刘道士
- 蒋君易学高无助,蔡子重来讲杏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蔡伟叔讲通书
- 瓜地我归耘旧圃,杏林君去主荒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送郑甥主龙溪学
- 昔多法从怀州绂,今少诗人上将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寄章贡姚使君
- 不令归曳尚书履,亦合先登大将坛。 -- 出自宋·曾几·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
- 六花结阵护轻寒,缓带西风夹谷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酬吴教程丞
- 遨头不管菊花寒,簇队晨登上将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日阅武预观军容退而纪事
- 当时酒所夸文战,今日谁登上将坛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梦游洛中十首
- 孙弘莫惜频开閤,韩信终期别筑坛。 -- 出自唐·韩偓·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
- 一自箫声飞去后,洞宫深掩碧瑶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玉真观
- 一群白鹤高飞上,唯有松风吹石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紫极宫斋后
- 庐陵太守近隳官,霞帔初朝五帝坛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
- 花里南楼春夜寒,还如王屋上天坛。 -- 出自唐·于鹄·别齐太守
- 铜柱朱崖道路难,伏波横海旧登坛。 -- 出自唐·张谓·杜侍御送贡物戏赠
- 偃松拂尽煎茶石,苦笋撑开礼斗坛。 -- 出自宋·张舜民·句
- 疏山元是读书山,相望麻姑旧醮坛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次黄象之韵
- 惟人性天同广胖,横目立见分庭坛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读平险铭寄李汉老
- 一代威仪非汉蕝,三成气象是周坛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至前二日朝天宫习仪
- 头垂白发朝鸣磬,手把青芝夜绕坛。 -- 出自唐·杨衡·赠庐山道士
- 连夜对香宣两府,平明谢雪到斋坛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宫词
- 宛转能倾吴国市,裴回巧拂汉皇坛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仙鹤篇
- 曾倒金壶为牡丹,矮床设座绕花坛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次韵程丞相牡丹
- 上公小队俯郊关,读祝焚香拜夜坛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诣龙坛
- 起予自愧无商学,何敢言诗向杏坛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某前日以鄙诗叙谢通判国博特垂宠和谨复依韵
- 炉熏抽蕙褭高寒,列宿低光近醮坛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待众官致语口号
- 醉骑花影少年间,謔弄风光古将坛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郫县春日吟
- 猎猎西风九月寒,元戎缓带抚斋坛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和洪司令九日观阅
- 剑花弓月几秋寒,宿将凋零更不坛。 -- 出自宋·吴泳·和洪司令九日观阅
- 云车一去桥山晚,宝镇于今下古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镜屏诗二首
- 照我精诚至麟阁,缓随弓剑上仙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镜屏诗二首
- 主人未得老三山,半作方壶忆夜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半方壶诗
- 虎龙铜汞庚辛鼎,大小龟蛇太乙坛。 -- 出自宋·张继先·金丹诗四十八首
- 渭水不应藏钓艇,淮阴便合起登坛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偶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