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9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因修洛阳禊,重忆永和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逵·上巳游东禅诗
- 说与眉端向人意,元和才子旧风流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闻秀实归自临安有新作戏以小诗寄之四首
- 令君保此器,常得心和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弦歌堂
- 以尾花笺白凤新,元和才子赋阳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曾谹父韵二首
- 张侯无居寄岩上,志和有意学浮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建炎八月乘家舟往来龟山
- 田夫留古意,野水识和风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晚宿村居
- 料得云端风背上,融和那肯似人间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一夕大风偶成呈诸兄简士修思远
- 谩说蓬莱宫裹橘,宣和殿下荔枝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宫词
- 三年一鸣惊倒人,欲和薰风奏韶夏。 -- 出自宋·卫博·送齐六归石城
- 一言深悟主,五利且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吴沆·句
- 僧言王右军,遗蹟永和春。 -- 出自宋·吴奎·泛照湖游天章二首
- 柳线不堪击离别,自和烟雨搭阑干。 -- 出自宋·吴龙翰·有所嗟
- 乾坤一酿甕,花气百和香。 -- 出自宋·吴龙翰·春兴
- 鸣鹤方在阴,共子辄和之。 -- 出自宋·五迈·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
- 不用凉州羯鼓催,阳和已逐小春来。 -- 出自宋·许应龙·拜赐宫花纪恩诗
- 青阳才转律,物物被和风。 -- 出自宋·许应龙·皇帝阁春帖子
- 自惭野趣无拘束,敢和清吟一十篇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
- 梅得月来无限好,月和梅看越清奇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月梅
- 十里荷花带月看,花和月色一般般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月下看白莲
- 帘幕深深四面垂,清和天气漏声迟。 -- 出自宋·杨皇后·宫词
- 诗成自长吟,宛转音和融。 -- 出自宋·杨简·登石鱼楼
- 至音讵能秘,锡鸾答和铃。 -- 出自宋·叶见泰·古诗赠方希直
- 从此青霄腾踏上,久和陈孺不长贫。 -- 出自宋·叶寘·贺王伯愚登第
- 渡过潇江日已曛,影和明月共天人。 -- 出自宋·游何·绍兴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萧卿乘月独游淡岩书事
- 长乐疏钟常送月,灵和垂柳只从风。 -- 出自宋·张公庠·宫词
- 绣幕盘龙四面开,清和时候已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张公庠·宫词
- 道人之术孰与同,调和燮理偕孤公。 -- 出自宋·张经·周玄初祷雨诗
- 木德自此盛,我心惟和平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书院示学子
- 行到颓墙与断桥,试和明月拗枝头。 -- 出自宋·赵时韶·折梅
- 至今逸韵传清商,云和之瑟弦高张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和陈大监
- 万方陶美化,浑在泰和中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庙乐章·皇帝阁六首
- 郁郁葱葱,融融溢溢,和气偏薰瑶草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齐天乐 寿方君会
- 千门花柳转枫宸,百和香中过辇尘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引奏后即事(八首)
- 何日金陵道,相携一和歌。 -- 出自明·陈鹤·寄金子坤
- 月明拄向仙坛上,同和钧天奏九成。 -- 出自明·丁敏·箫杖
- 樯上乌啼月满滩,月和残雪耐人看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夜泊梁溪
- 会当修禊后,诗在永和前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龙·赠王德操
- 春半暖初回,疏雨兼和风。 -- 出自明·归昌世·和陶杂诗七首
- 一鸟鸣未已,一鸟随和之。 -- 出自明·归子慕·西窗
- 江南寒信迟,十月气和朗。 -- 出自明·归子慕·闲居寄沈伯和博士(时伯和将之京应贡举)
- 花绕香云还五色,草和秋露但斜阳。 -- 出自明·韩邦靖·叶家楼武皇北巡曾此驻跸
- 决胜岂有帷中谋,主和遂贻城下耻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乐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既了图南心,乃与公和笑。 -- 出自明·黄辉·安乐窝
- 江头溘溘水声动,微和着柳黄金重。 -- 出自·李德·十二月乐章
- 有酒不自饮,乃劝义和龙。 -- 出自明·鲁铎·读李诗
- 阴忆武昌门,高想灵和殿。 -- 出自明·马治·对新柳
- 因君欲折难为折,忍和新诗向别筵。 -- 出自明·冒愈昌·赋得鹫峰寺前残柳答吴非熊林茂之留别之作
- 丰稔早占种稑种,泰和端叶地天爻。 -- 出自明·倪岳·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籍田用程学
- 郎官白雪难为诵,欲和空惭《下里》词。 -- 出自明·乔宇·舟中次杨郎中君谦韵
- 即遣东王公,高掣羲和鞭。 -- 出自明·丘民·周玄初祈晴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