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6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带雪南山道,和钟北阙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杂题九首
- 绣功添采缕,和气入繁弦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春贴子词·夫人阁四首
- 我饮虽不多,和气浩无涯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九月十一日夜雨宿营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
- 兹亭聊寓名,和乐在胸臆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同子难题和乐亭
- 法官由来少和泰,皋陶之面如削瓜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悯狱谣
- 清阴依玉树,和气乐春台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
- 正不寒不暖,和风细雨,困人天气。 -- 出自宋·张先·八宝装/八宝妆
- 一从先帝许和戎,尽说销兵纵行李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边市歌
- 未愁有虏惊和市,且是无人上敌台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边市歌
- 悲慨慷人争和,醉墨淋漓自笑颠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鹧鸪天·饮量平常发兴偏
- 西城日日风和雨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渔家傲·千醉醒来春欲去
- 有多少、雍容和气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愿成双·绣帘高卷沈烟细
- 溶溶一掬清和髓,纯乾已作牝马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纯阳会
- 愁牵心上虑,和泪写回书。 -- 出自宋·赵佶·临江仙·过水穿山前去也
- 阃司恐畏破和议,斥堠悉罢云边烽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夏夜台州城中作
- 初疑广寒府,和銮起仙驾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
- 黄茅垅上雨和泥,苦竹冈头日色低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山鹧鸪(三首)
- 鼠璞方取贵,和璧非所珍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招安乃倡议,和者声如雷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杨柳牵愁思,和春上翠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江干
- 覆地落残梅,和风袅轻柳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(柳字)
- 晚春天气融和,乍惊密雪烟空坠。 -- 出自宋·李纲·水龙吟·晚春天气融和
- 何时歌舞,再和池南。 -- 出自宋·李之仪·怨三三·清溪一派泻揉蓝
- 半酣乍奏云和曲,疑是龟山阿母家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戏赠张炼师
- 积行依颜子,和光则老聃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京口与友生话别
- 薰弦歌舜德,和鼎致尧名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御制雨后出城观览,敕朝臣已下属和
- 献寿回龟顾,和羹跃鲤香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
- 化成一点冲和气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渔家傲·至道不遥只在迩
- 温温天地中和水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渔家傲·精养灵根神守气
- 有青天白日,和风甘雨,公如父、氏如子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水龙吟·邦人前世条缘
- 间觅句,唱仍和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贺新郎·官职从他大
- 正小春时候,和气十分缭绕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贺新郎·瑞霭笼晴晓
- 成实後,有调和鼎鼐,一般滋味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喜迁莺·一阳初起
- 索性痴眠一和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谒金门·休只坐
- 母仪下,国祚和平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十二时/忆少年
- 罗绮拥,欢声和气,惊破柳梢梅萼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汉宫春·江月初圆
- 淑景皇州满,和风渐、催促柳花飞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风流子·淑景皇州满
- 雪霁万山出,和气蔼王正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水调歌/水调
- 要待列、金鼎和羹,两两台星齐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宝鼎现·天高良月
- 祝东风、吹作和羹未晚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月上海棠·南枝昨夜先回暖
- 琼楼天上起和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降仙台
- 调鼎鼐,试作和羹,佳名方显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双头莲·触目庭台
- 异群葩、不似和风扇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定风波慢
- 乍几日,好景和风,次第一齐催发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真珠髻
- 只闻有泗州和尚,不见有五县天子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闽伶官戏主延政语
- 一朝严气变和气,初令漏泄飞四方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
- 问今非昔日,和者几何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蒙寺丞赴郢州
- 拊节余欲助,和歌谁尔类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其四舞
- 万家喜气生和气,冬日翻疑一日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寿宁节祝圣寿
- 高舂已数丈,和暖如春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感流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