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红白花枝争鬬发,晴阴天气半相和。 -- 出自宋·释延寿·山居诗
- 移根拔树非邪作,翻有为无万事和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与参徒辨事
- 雪歌独唱古峰头,风月溪山同赞和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化米
- 读书已觉眉棱重,就枕方欣骨节和。 -- 出自宋·释有规·临终诗
- 若是你洒洒落落,不妨我哆哆和和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颂古一百则
- 九十春秋已过半,养花天气正融和。 -- 出自宋·释中仁·偈
- 君不见水涸山枯物憔悴,春暖风和蝶蜂至。 -- 出自宋·释祖钦·志满上人
- 旧台何在桂凋零,日暮哀禽自相和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桂台
- 玲珑只许牙枝催,清脆不容他乐和。 -- 出自宋·四锡·李暮吹笛歌
- 春入渭阳花气多,春归时节自清和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渔父词
- 原陵禾黍悲郑镐,人物风流继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宋无·书赵集贤诗翰后
- 实马纵横浮市照,香尘撩乱夹春和。 -- 出自宋·宋咸·上元
- 二年为郡乐邗坡,喜遇丰年万物和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和刘明仲都曹见别三首
- 宗族有光传孝弟,乡闾元讼化淳和。 -- 出自宋·孙何·咏华林书院
- 桥前巧匠剪春罗,桥上亭亭景物和。 -- 出自宋·孙应凤·双桂桥
- 唯有平心供日用,妙於养气发天和。 -- 出自宋·孙应时·送别常汉度知县
- 满船载月华亭子,泛宅浮家张志和。 -- 出自宋·孙元卿·题舫斋
- 分薄如云可奈何,入秋荣气欠平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大受·以疾止酒
- 扬州东部纷芍药,已与天地分中和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题范子济双头芍药
- 好是花时省风雨,劝人沈醉是天和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中春二十四日集仰止书室德茂仰止何彦亨彦发
- 囹圄空虚入颂歌,雪霜风雨四时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宫词
- 寄语游人恣观览,丰年相与乐中和。 -- 出自宋·吴机·涟漪亭
- 世多扬激伯夷隘,公独谦虚下惠和。 -- 出自宋·徐钧·陈寔
- 不因醉本兰亭在,后世谁知旧永和。 -- 出自宋·薛绍彭·诗一首
- 乌兔双飞去若梭,又逢天气正清和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初夏旅中五首
- 薇烹石铫供常馔,茶煮山泉当太和。 -- 出自宋·杨公远·龙金庵借张山长韵
- 笋舆趁晓踏铜驼,休暇仍逢景色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十月二十三日携家游裴园
- 年来欲问长生诀,止止庵中养太和。 -- 出自宋·詹琰夫·止止庵即事
- 共惜流芳甚掷梭,初移夏琯已清和,百花飞尽酴醾发,留得春光数日多。 -- 出自宋·张公庠·宫词
- 嗟哉泽也又孝且慈,一家伏役心和怡。 -- 出自明·张掞·赠萧溪耕者
- 一心忧道不开眉,懒扣黄扉谒故和。 -- 出自宋·张至龙·赠刘介庵
- 此间定有荆山璞,未审何时遇卞和。 -- 出自宋·郑国辅·凤洞
- 蛙声似吹雨初足,桑萁欲红风始和。 -- 出自宋·周暕·春日田园杂兴
- 只凭信誓画山河,二十八年两国和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虏凯歌二十四首
- 形模混沌妇女笑,闭塞其兑藏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朱继芳·读黄玉溪汤婆传
- 争似君当尧舜日,台头大笑乐天和。 -- 出自宋·祖无择·周成职方笑台
- 西京巡省非行幸,要使苍生乐至和。 -- 出自元·马祖常·龙虎台应制
- 驰道尘香逐玉珂,彤楼花暗弄云和。 -- 出自元·李材·海子上即事
- 孤村雪后花初见,正月湖南冻未和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早春(二首)
- 帝城灯罢雪嵯峨,二月风光峭未和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书去春画钟陵霁雪
- 有时乘云钓东海,世上空寻张志和。 -- 出自明·顾德辉·白云楼歌三叠
- 黄钟不化大雅调,五弦谩尔张云和。 -- 出自明·顾德辉·白云楼歌三叠
- 十里晴烟散薜萝,轻寒乍暖试清和。 -- 出自明·韩邦靖·春兴
- 载主空传之建业,行宫渐侈似宣和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读岳忠武传四首(庚申岁)
- 销钥北门留统制,璇玑南极扈羲和。 -- 出自明·胡缵宗·闻大驾幸楚恭记
- 谱得升平新乐府,内家休按旧云和。 -- 出自明·黄佐·凯歌词三首
- 百壶满醉江南春,击缶高歌儿子和。 -- 出自明·李延兴·福源精舍
- 圆月向人偏皎洁,绪风吹面正清和。 -- 出自明·梁储·元夜
- 出塞卫青犹荷戟,从戎魏绛漫论和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誉·庚戌八月虏变二首
- 黄鹂巧言紫燕舞,名花掩冉薰天和。 -- 出自明·刘昌·春鸟图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