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惆怅心思滑台北,满杯浓酒与愁和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黎阳寄姚合
- 玉兔玉人歌里出,白云难似莫相和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登田中丞高亭
- 中兴诸将谁降敌,负国奸臣主议和。 -- 出自明·于谦·岳忠武王祠
- 陆珍海异厌下箸,别索百种烦烹和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宣九家赋雪
- 著籍初同阙里多,采芹先致鲁风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
- 尔来一清净,西望多麦禾,魏绛方和戎,先零正投戈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送陈侗同年知陕俯
- 种棠经岁便成科,秋雨调匀气渐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次韵毛君感事书怀
- 边头又报真消息,靼使来朝乞讲和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题处士黄公山居
- 还有不随流俗处,秋毫无累损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戏书
- 生长江湖乐卑湿,不信中州天气和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南湖行二首
- 还与北窗添睡思,尽抛尘上养天和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首夏
- 入苞岂数橘柚贱,芼鼎始足盐梅和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橙子
- 土鼓抱时山鬼听,石泉濯处涧鸥和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牧羊儿土鼓
- 丹桂石楠宜并长,秦云楚雨暗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郧阳府,地在秦楚之
- 椟中本自沽良价,毫末安能滑至和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和任顿田感旧叙怀
- 弹为幽鸟啄寒木,园林飒飒风雨和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
- 看到幽兰轩里事,依然流恨似宣和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书金史后
- 三山江上翠崔峨,草绿风烟春气和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江东歌
- 江山如此不一醉,拊掌笑杀孙公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涌金亭示同游诸君
- 没弦琴儿不用弹,无腔曲子无人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迷则僧只悟刹那,遍将此事勘禅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悟空寺
- 短衣匹马经过,叹禊日难逢晋永和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
- 九土雄师竟若何,未如良牧与天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献新安于尚书
- 几州户口看成血,一旦天心却许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鹤·将入关安陆遇兵寇
- 千筠掷毫春谱大,碧舞红啼相倡和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置酒行
- 香稻熟来秋菜嫩,伴僧餐了听云和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蔬食
- 山寒偏是晓来多,况值禅窗雪气和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和袭美冬晓章上人院
- 王孙兴至幽寻好,芳草春深景气和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
- 电光初照树峨峨,叶上微风与雨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
- 燕国骏蹄犹待乐,荆山美宝已逢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次韵任屯田感子飞内翰旧诗
- 君注起居同左史,我为委吏退延和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
- 如今玉石休分别,免被无辜刖卞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
- 便把樽罍通意思,须防风雨害清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劬劳恩重须当报,手足情深要取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训世孝弟诗十首
- 子孝亲兮弟敬哥,怡声下气与谦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训世孝弟诗十首
- 子孝亲兮弟敬哥,天时地利与人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训世孝弟诗十首
- 和乐且耽宜自翕,彝伦攸叙在谦和,班衣舞罢埙篪奏,子孝亲兮弟敬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训世孝弟诗十首
- 子孝亲兮弟敬哥,莫因微利遽伤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训世孝弟诗十首
- 春暖秋凉兼景好,年丰身健更时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车吟
- 虽老仍思鼓缶歌,庶几都未丧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戊申自贻
- 从人指画竹如意,假手爬搔松养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睡起
- 食不下咽当奈何,千金不惜聘秦和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韵江子我病起
- 勇锐闭房犹著酒,切深疾恶反伤和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送检法赵奉议
- 料雪霜深处,司花神女,暗里焚百和。 -- 出自宋·赵长卿·探春令·雕墙风定
- 工农康乐新天地,革命功成万众和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亚子·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毛主席
- 玉楼天半起笙歌,风送宫嫔笑语和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宫词
- 不是风光催柳色,却缘威令动阳和。 -- 出自唐·顾况·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
- 华夷混一归真主,端拱无为乐太和。 -- 出自唐·殷尧藩·金陵怀古
- 匆匆离恨说不尽,烛龙已驾随羲和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七夕歌
- 东归万里惭张翰,西上四年羞卞和。 -- 出自唐·许浑·长安岁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