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落尽梨花春又了。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苏幕遮·草
- 落尽梨花春又了。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 -- 出自·梅尧臣·苏幕遮•草
- 登崖独立望九州,阳春欲奏谁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见赠
- 唐羌字伯游,为临武长,上书言状,和帝罢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荔支叹
- 鲁公宾客皆诗酒,谁是神仙张志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胜之三首
- 流觞曲水无多日,更作新诗继永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胜之三首
- 坐睡樽前呼不应,为公雕琢损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王胜之三首
- 故将换砚岂无意,恐君琱琢伤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
- 阎夫子,勿谓使人难,使琴抑怨天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
- 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,神之听之,终和且平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伐木
- 过眼滔滔云共雾,算人间知己吾和汝。 -- 出自·毛泽东·贺新郎·别友
- 东逾辽水北滹沱,星象风云喜共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
- 自古蛾眉嫉者多,须防按剑向随和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再用韵
- 法曲法曲合夷歌,夷声邪乱华声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法曲-美列圣,正华声也
- 融融曳曳召元气,听之不觉心平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五弦弹-恶郑之夺雅也
- 坐对珠笼闲理曲,琵琶鹦鹉语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吴宫辞
- 漠漠纷纷不奈何,狂风急雨两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惜落花赠崔二十四
- 不因醉本兰亭在,兼忘当年旧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隐·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
- 身向人间阅事多,杜门聊得养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即事
- 秦不及期周过历,始知养寿在中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夏日
- 斜风细雨苕溪路,我是後身张志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书感
- 谢客杜门殊省事,一盂香饭养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杂赋
- 勃落为衣隐薜萝,扫空尘抱养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自述
- 美睡宜人胜按摩,江南十月气犹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
- 场功俱已毕,欢乐无壮老,野歌相和答,村鼓更击考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道上见村民聚饮
- 莫笑蓬门雀可罗,老农正要养天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蓬门
- 才薄何堪试冯翊,恩深犹许对延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延和殿退朝口号
- 白头万事都经遍,莫为悲伤损太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蓬户
- 匈奴莫复倚长戈,来款军门早乞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军中杂歌
- 今年一冬晴日多,草木萌甲风气和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癸丑十一月下旬温燠如春晦日忽大风作雪
- 欲寻西郊路,斗酒倾意气,浩歌君和我,勿作寻常醉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喜谭德称归
- 金钗横处绿云堕,玉箸凝时红粉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
- 前日才能始谁播,一口惊张万夸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慎伯筠
- 间水绕田山影转,野林留日鸟声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题友人壁
- 巫山巫峡杨柳多,朝云暮雨远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杨柳枝
- 境入篇章高韵发,风穿号令众心和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
- 驿骑函首过黄河,城中无贼天气和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平齐行二首
- 闲门共寂任张罗,静室同虚养太和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吴方之见示独酌小醉首篇,乐天续有酬答,皆
- 忆昔初蒙博士征,其年始改称元和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石鼓歌
- 今日风光定自佳,不寒不热恰清和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初复即事
- 宋沇尝传天宝季,法曲胡音忽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·立部伎
- 骠之乐器头象驼,音声不合十二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·骠国乐
- 昆仑琵琶凉州歌,当时进御染云和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五王夜燕图
- 吴越相谋计策多,浣纱神女已相和。 -- 出自唐·鱼玄机·浣纱庙
- 万壑无声海不波,一窗油纸暮春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大厅后堂南窗负暄
- 塞黑云黄欲渡河,风沙眯眼雪相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太和公主和蕃
- 红烛台前出翠娥,海沙铺局巧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美人宫棋
- 琵琶弦中苦调多,萧萧羌笛声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王昭君歌
- 壶觞须就陶彭泽,时俗犹传晋永和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(一作皇甫冉诗)
- 见说只今生草处,禁泉荒石已相和。 -- 出自唐·卢纶·华清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