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生平见说勇为义,十指团栾一和气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孙龙谷
- 幸际干戈屯祸极,挽回礼乐泰和先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
- 衔尽吴花成鹿苑,人间不恨雨和风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逊·满江红·翠袖馀寒
- 任北雪迷空,东风换绿,都付梦和醉。 -- 出自宋·梁栋·摸鱼儿·枕寒流
- 绿扇摇秋吐秀黄,宿根清傲雪和霜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芭蕉花
- 苏门水木无纖埃,闻君家近公和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赠萧炼师公弼
- 松顶巢成亦甚危,元和禅此太和归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鸟窠
- 羔水轩窗宜夏居,夜凉如水似和初。 -- 出自宋·陈深·夏日南轩
- 随地平章花与柳,为天评品风和月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满江红·离却京华
- 恰喜亥成二首,还庆阳来七日,和气渐舒徐。 -- 出自宋·梁大年·水调歌头·南极寿星现
- 金阙内藏玄谷子,玉池中坐太和官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七言
- 若问我修何妙法,不离身内汞和铅。 -- 出自唐·吕岩·七言
- 方向杏坛逃败北,却子莲社得和南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呈楚南僧
- 满挹酒浆供里北,平量风月借和南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斗斋
- 中兴只作钓台侣,胸啡中百万和无兵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归钓吟
- 更愿年丰富金帛,饱装驼驾为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纪时
- 文德自来能服远,更烦刘向为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戏呈赵可父
- 红杏无坛堪拱北,白莲有社结和南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与楞伽老瑛上人
- 一万边兵不立功,却令娄敬自和戎。 -- 出自宋·华岳·阅明妃传
- 千朵嫩桃迎晓日,万株垂柳逐和风。 -- 出自唐·卢真·七老会诗
- 尉仙鲸海驾高浪,郡博凤律锵和风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韵答徐尉
- 举世岂无人具眼,未应终不贵和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吴梦授韵
- 九郡竟歌兼煮海,四方皆得共和羹。 -- 出自唐·许棠·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
- 登高始觉太虚宽,白雪须知唱和难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勋·登升元阁
- 万叠故山云总隔,两行乡泪血和流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重阳感怀
- 万叠故山云总隔,两行香泪血和流。 -- 出自宋·刘兼·重阳感怀二首
- 春雨濛濛不见天,家家门外柳和烟。 -- 出自唐·韦检亡姬·和检诗
- 玉雪梨涡,锦云桃扇,紫箫双凤和鸣。 -- 出自元·谢应芳·满庭芳 四月钱梦弼出妓,为陆文迪寿,邀仆
- 羞看绣帐双鸳带,徒费薰衣百和香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怨歌行(二首)
- 休言木龙金虎,更何须、黑赤坎和离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木兰花慢·论修行锻练
- 了了不生真不灭,自然结就坎和离。 -- 出自元·刘处玄·望蓬莱·近中寿
- 万事不令心散乱,忘情缄口养和光。 -- 出自元·王处一·望蓬莱 赠小童
- 道六条尽备,诸人多样,卒难应,和鸾节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水龙吟 送崔中丞赴上都
- 子弟联芳并秀,戏彩称觞先后,和气蔼春熙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水调歌头 长芦商子文伯父元鼐国宝,年九十
- 传世四书端实学,待人一县皆和气。 -- 出自元·陈栎·满江红 代送朱姓吏满归
- 待莼鲈江上,高歌小梅,扣舷相和。 -- 出自元·王沂·水龙吟 和郑彦章韵
- 枕漱有泉兼有石,衣披和月也和风。 -- 出自宋·赵希逢·和幽居
- 敔鹅贴贴天际来,雄雌相随气和谐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王若水为画秋江众禽图
- 群蛇戢戢方斗争,虾蟆蝼蛄相和鸣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蚊
- 埙箎雅韵皆多感,偏觉阳春再和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中丞晏尚书和答十二兄夜归遇雪之作
- 鸣瑟久抛雩舞地,称觞更负永和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
- 南国勿思终计最,蓬丘番直即和铅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苏祠部通判洪州
- 老幼欢呼相公雨,喜气酝酿为和风。 -- 出自宋·黄庶·喜雨上文相公
- 五曲渔村寿乐多,随大随小声和和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师□侍郎韵为荆师范
- 天上举安吾始乐,时哉王道正和平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和宋师出示所送李大著诗
- 向来清白不受来,正气本自天和钟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次黄司户红糟韵四首
- 世上已无桃与李,个中方是白和红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酴醾牡丹同赋
- 此事不经身出处,诸公可念政和平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送陈正己赴调
- 但了寝门安与否,更关城廓是和非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次韵乡人贺归
- 恐被先生浮大白,尊前休说是和非。 -- 出自宋·项安世·再到东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