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个字的诗句
和在第一个字的诗句
- 和风醉里承恩客,芳草归时失意人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同李端春望
- 和羹资倚相,止渴济全师。 -- 出自宋·丁谓·梅
- 和鸣偕老是天然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浣溪沙
- 和酒病、双眉长聚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剔银灯·好事争如不遇
- 和风动□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减字木兰花·和风动□
- 和人管弦声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夫人阁四首
- 和戎与走蜀,为恨两莫平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·三女冈
- 和光深洞隐昌期,门锁烟萝不可窥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和光洞
- 和羹尚不原,其余安足言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- 和羹之说昔有闻,岂得不如鲁泮芹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再和古梅
- 和月落沧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眼儿媚·雁带新霜几多愁
- 和气能消塞上寒,却於边事颇相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赵端明万花园
- 和烟和雨收拾取,等晴却写与东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入村
- 和之一字误人国,今且百年遭祸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韵徐宰题岳王祠
- 和公师叔,猛悟良缘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满庭芳 咏和师叔辞世
- 和会出离琼椁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姚源忆故人
- 和靖祠前,苏公堤上,谩把梅花捻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永遇乐 至元辛卯春二月三日,同李景安提举
- 和气满山川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无情 别蔚州道众
- 和气满川,无个不开颜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 西山之通仙观,卜以重阳作醮。前数
- 和阗玉瓮昨琢成,质文较此都倍赢,周监在殷殷监夏,一经数典惕予情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观承光殿玉瓮再作歌
- 和阗供岁供,制器玉工闲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咏白玉如意
- 和风弭尘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
- 和以同人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赠顾骠骑诗 有皇
- 和贞虔告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赠顾骠骑诗 思文
- 和声在林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赠郑曼季诗四首 南衡
- 和鸣兴朝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
- 和音于迈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赠郑曼季诗四首 鸣鹤
- 和容过表。 -- 出自魏晋·陆云·答孙显世诗
- 和议是,塞外蒙尘走天子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两太师
- 和议非,军前函首送太师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两太师
- 和备淆骸赤洛阳,骑疏应共枕红妆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下·桓范
- 和风随土至,膏雨着物肥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笋
- 和暖上元天气,是处笙歌动地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和尚尊位如何,突出日面月面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颂古三十六首
- 和南问讯已乖张,应对宾朋曾不隐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
- 和畅五音从豁达,乾坤之霭溟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和合象同琴与瑟,凝神巧妙通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和畅五音从豁达,乾坤之内霭溟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遥咏
- 和顺积中鬼不见,英华发外天无功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前高凉推官陈汉臣惠佳什索俚编不可虚辱授之
- 和气分珠树,悲声寄藁砧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有悼
- 和气怡色,奉甘兴鲜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
- 和风斯扇,膏雨斯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
- 和同之象,焕发祥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
- 和气致祥,兴物为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和声协气,弃溢乾坤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绍熙四年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八首
- 和均玉管,政协璿衡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
- 和众安民,时惟多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绍兴朝会十三首
- 和音中律,藻翰扬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中朝会十四
- 和奏发,高灵寂。 -- 出自隋··郊庙歌辞·释奠武成王乐章·迎俎酌献
- 和戎辞易屈,复汉志难酬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韩蕲王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