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吞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七国纵横如破的,九州吞吐若枰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涛波卷堆阜,一一溟渤吞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谒岱祠即事
- 儒科青毡耳,指取气欲吞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送楼佺提举赴省
- 几多着网因名缚,无限吞钩被口谩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鹧鸪天·事事无心恰到闲
- 回首宣南足怅嗟,远书吞咽话虫沙。 -- 出自当代·钱钟书·十月六日夜得北平故人书
- 茫茫入梦应迷向,恻恻吞声竟断闻。 -- 出自当代·钱钟书·乡人某属题哭儿记、儿从军没缅甸、其家未
- 相逢必痛饮,大盏若鲸吞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感春
- 母兄知儿死不直,行哭吞声空叹息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有所叹五首
- 峥嵘胸中气,默默自吐吞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
- 大海荡潏兮潜龙鲲,吐吞日月兮制明昏。 -- 出自宋·张耒·登高
- 坐叹清光无惜处,一将吞吐听虾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月蚀
- 欲为唐衢哭,声出且复吞。 -- 出自宋·陈与义·入城
- 珍重操刀事,余言淡可吞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夏辟疆解官
- 楼台疑蜃吐,舟檝畏鲸吞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三门留题
- 修龄才八十,殄瘁只声吞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致政龙图给事吴公挽词二首
- 星临斗牛域,气与东南吞。 -- 出自明·解缙·题吴山伍子胥庙
- 淙流上走渠为窦,左右吞啮何其馋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
- 江流截楚红尘断,山势吞吴秀色连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送李瑜屯田通判润州
- 咄哉侯君旁,坐受富贵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泊钓台
- 未怕风威酒亦冰,凭虚吞以气峥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与客观雪
- 飞盖重临霜叶老,江山吞暗吐烟带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韵酬退庵侍郎
- 壮东南形胜,淮吐浪、海吞潮。 -- 出自元·白朴·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
- 万灵日夜相凌迟,饮气吞声死无语。 -- 出自当代·金庸·古风 丘处机
- 倦眼相遍天下土,焉知吞国有颜回。 -- 出自清·曾国藩·答李生
- 义士忠臣不二君,漆身吞炭欲成仁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上·豫让四首
- 香烘贮雾含云鼻,茶荡吞江纲汉胸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南峰寺劝农
- 有狗疑相食,何虫欲见吞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月明复翳
- 烟敛城初出,朝来野欲吞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姑苏杂咏 慧聚寺次张祐韵
- 年来未休兵,强弱事并吞。 -- 出自明·高启·过奉口战晨
- 洗教残墨去,乞与小鱼吞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
- 猛虎堪须捋,修鲸可气吞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跋方云台文藁二十韵
- 周孔为逢揖,轲雄自吐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元观题壁
- 衡弁俨相望,不受湖光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
- 脚方西湖脱,眼已青丘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金山手可挈,牛渚气欲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本无伎俩能喷玉,正可吞声春草绿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洪崖图行
- 泉於性中汲,画向象外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张太博亨泉
- 众崖束长江,水石相吐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节日望拜黄牛祠前退读众碑感而有作
- 动非求进静非禅,咋舌吞声过十年。 -- 出自唐·韩偓·即目(一作日)二首
- 时见蜂儿,仰粘轻粉,鱼吞池水。 -- 出自宋·章楶·水龙吟 杨花
- 未似尊师得丹诀,火球吞吐葛山前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四绝赠马浩然法师·魏伯阳
- 心境两清妙,尺喙何由吞。 -- 出自宋·洪迈·题临赋轩
- 笑吾流淳中,久被业识吞。 -- 出自宋·洪迈·与陈彦时会华严道人偶书
- 赤心要无负,肯爱富贵吞。 -- 出自宋·李吕·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
- 旁有泠泠泉,三漱乃尽吞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梦仙谣
- 蹉跎谋不遂,感激气潜吞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韵
- 月亦伤主不肯明,人亦吞声泪如雨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
- 秋入青冥三万顷,蟾影吞尽湖阴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干·念奴娇·吴松初冷
- 道旁行人因问之,试泪吞声为君语:妾身家本住山东,夫家名在兵籍中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卖盐妇
- 蓝之山,截海断;峡之水,吞湘汉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大将军南征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