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5个字的诗句
名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还向窗间名姓下,数行添记别离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绅·重到惠山
- 应怜独向名场苦,曾十馀年浪过春。 -- 出自唐·贾岛·赠翰林
- 闻有太湖名,十年未曾识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诗·初入太湖
- 我欲贼其名,垂之千万祀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
- --陆龟蒙高名不可效,胜境徒堪惜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北禅院避暑联句
- 如教不为名,敢有征君志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七爱诗·卢徵君(鸿)
- 南溪地逐名贤重,深锁群山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采桑子·马湖来舞钗初赐
- 文字非我名,聊取二三策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春游
- 多少长安名利客,机关用尽不如君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牧童
- 橅画记姓名,亦可应仓卒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林为之送笔戏赠
- 大帝闻其名,衡茅降至尊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慈竹
- 念君方策名,要津迈腾骧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傅君倚同年
- 枯骨不沾名,古今同一壑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寄李次翁
- 卿家小女名阿潜,眉目似翁有精神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
- 太学得虚名,权势殊未尤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章禹直魏道辅赠答之诗
- 终以不才名四海,果然无祸阅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
- 乃锡象服,名曰定应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赞
- 著作文章名誉早,不愧汉庭御史祖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饮城南即事
- 卖药偶知名,草玄非近准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次韵孙子实寄少游
- 相遭於功名之会,图像麒麟。 -- 出自宋·黄庭坚·宋乔年真赞
- 傥使小儒名稍立,岂教吾道受栖迟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谒文宣王庙
- 烂椹作袍名复利,铄金为讲爱兼憎。 -- 出自唐·罗隐·寄无相禅师
- 莫不说教名不移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无名·成相杂辞
- 当时有污名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无名·慷慨歌
- 不愧得官名暂屈,自夸对策语深淳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送顿起及第还蔡州
- 尚将逃姓名,岂复上图轴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卢鸿草堂图
- 试吏有能名,升台擅直声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
- 变化浩难名,丹青画京邑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
- 继菊井嘉名相与传。 -- 出自宋·吴文英·沁园春·澄碧西湖
- 藏书留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卢照邻·首春贻京邑文士
- 鼠璞窃美名,冠玉假外观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观陆士龙作顾彦先妇答夫二首有感韵
- 中有一鸟名杜鹃,言是古时蜀帝魂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拟行路难
- 为身不为名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学刘公干体诗
- 纷乱袭前名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登庐山诗
- 君子树令名。 -- 出自南北·鲍照·行京口至竹里诗
- 恰重战争名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兴 其一
- 桑梓温恭名教始,天涯何处不家江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150
- 咄彼身後名,前人端自欺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感庭枣
- 东嘉层构名今在,独愧凭阑负碧漪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园池
- 借问路旁名利客,何如此处学长生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行经华阴
- 借问路傍名利客,无如此处学长生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行经华阴
- 借问路旁名利客,无如此处学长生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行经华阴
- 岂为夸誉名,憔悴使心悲。 -- 出自魏晋·阮籍·咏怀
- 聊拈嘉耦名,其他未遑举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有人以断肠草寄怨予偶见戏反之
- 为恨子兰名,抹入棘丛去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颗小姬画兰(二首)
- 雨淋麟阁名臣画,雪卧龙庭猛将碑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南北史感遇十首
- 江南不有名儒相,齿冷中原笑未休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南北史感遇十首
- 此去不缘名利去,若逢逋客莫相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光启丁未别山
- 谑浪略无名位间,谁人知道太师尊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
- 岂若有清名,高出太白巅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子厚先生哀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