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名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散官不敢将书荐,空解吟诗说姓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再赋一章用伸赠别
- 料得中心无别事,苟非干利即干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隋唐而下贵公卿,近世风波走利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前朝无限贵公卿,后世徒能记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此去替期犹半岁,商山穷僻少医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书寄商洛令陈成伯
- 前有古人称寡和,阳春白雪岂虚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和长安张强二机宜
- 因何花谢莺才至,浪得莺花相与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问春吟
- 八品山蔬尽药萌,何山采得各标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谢君实端明惠山蔬八品
- 既辱佳章仍坠刺,宁无累句代通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
- 明开教劝用常道,永使子孙持善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教劝吟
- 卷舒在我有成筭,用舍随时无定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龙门道中作
- 奈何苦爱凌霜节,况是犹存缕管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乞笛竹栽於李少保宅
- 伎俩虽多无实效,聪明到了是虚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过眼吟
- 管晏治时犹有体,苏张用处更无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扫地吟
- 山里药多人不识,夫君移植更标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药轩
- 单于渭桥今已拜,将军何处觅功名。 -- 出自隋·卢思道·从军行
- 若过石桥看瀑布,不妨高处便题名。 -- 出自唐·朱庆馀·送元处士游天台
- 长廊画剥僧形影,石壁尘昏客姓名。 -- 出自唐·朱庆馀·题开元寺
- 叔向亦闻呼使上,子将一见便知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长乐钟前偶相对,凌烟图上等浮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先圣子孙多异禀,累朝图牒有高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世上相逢俱梦寐,古来何处是功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他日碧山思却走,当年紫府已收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白圭未可轻三复,小草须防得二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
- 老夫未叹尝三已,吾子何忧取一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次韵袁畴耕道见贻
- 屑去未惊容必去,逃名还自得高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和二叔父少监入馆见赐诗
- 圣世由来升俊造,少年已自得声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用评字韵和答府教授十二弟
- 去马来牛随白日,落花飞絮得浮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赠欧阳成判官
- 已似诸荀并才子,复如群窦占诗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
- 时花俚服诮新巧,牛马安所辞吾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答陈屦常秀才谑赠
- 它年见我长安道,货药无心更避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补之·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
- 谷儿指法来帝城,曹供奉传新曲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闻邻舟琵琶
- 古人重改阳成驿,吾辈欣闻石芥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石芥
- 万木山中美木成,古今灵寿得嘉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与林大夫谢灵寿杖
- 翰墨日疏身日远,世间安得尚虚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早起
- 春风永巷闲娉婷,长使青楼误得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放歌行
- 城上危楼江上城,风流千载擅佳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登彭祖楼
- 一闻苦李蒙庄句,不复人间世後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寄亳州林待制
- 吟哦怪有芳鲜气,郤被湖山识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次韵寄答晁无咎
- 冷眼尚堪看细字,白头宁复要时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答晁以道
- 孤身十载客都城,白社双林讳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送王定国通判河南
- 负俗宁能累哲人,昔贤由此致功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何复教授以事待理
- 已传纸贵咸阳市,更恐书留後世名。 -- 出自宋·陈师道·黄楼
- 桂子不须坟上落,此君原自不争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挽张正甫二首
- 见说锋车春在路,北门西掖是功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翁古晚府判见赠二首
- 自惭迂学经题品,输与两生无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翁古晚府判见赠二首
- 自笑醉吟空赘传,谁知橘隐竟无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戴帅初见寄
- 他年奏赋通明殿,已信君王不敢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王文甫先生二首
- 河汾他日书成后,王魏中閒亦有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次韵王文甫先生二首
- 浮生谁不爱名成,未到头时未是名。 -- 出自宋·陈著·梦中得诗二句王景云闻之拟成八句来因次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