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名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忍惜文章便闲得,看他趋竞取时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胤公归阙
- 诸峰翠少中峰翠,五寺名高此寺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题南岳般若寺
- 已从禅祖参真性,敢向诗家认好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蜀国欧阳学士
- 云里乍逢新住主,石边重认旧题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乱后经西山寺
- 非无苦到难搜处,合有清垂不朽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吴拾遗
- 已觉爱来多废道,可堪传去更沽名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叙怀寄高推官
- 燕赵蛾眉旧倾国,楚宫腰细本传名。 -- 出自唐·杨师道·阙题
- 相知莫话诗心苦,未似前贤取得名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
- 谁道少逢知己用,将军因此建雄名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新柳
- 岁杪监州曾见树,时新入座久闻名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荔枝诗
- 不知何处学新声,曲曲弹来未睹名。 -- 出自唐·王諲·夜坐看搊筝
- 郎年十九髭未生,拜官天下闻郎名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古意
- 干戈用尽人成血,韩信空传壮士名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旅次沔阳,闻克复,而用师者穷兵黩武,因书
- 长嫌为客过州县,渐被时人识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陈羽·春日南山行
- 二十五家齐拔宅,人间已写上升名。 -- 出自唐·王贞白·御试后进诗
- 黄鹤待传蓬岛信,丹书应换蕊宫名。 -- 出自唐·王贞白·送芮尊师
- 新学琵琶曲破成,仙韶第一已知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宫词
- 画鼓连声催攧遍,内人多半未知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宫词
- 三朝遇主惟文翰,十榜传家有姓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
- 疑日四方嫌不种,教於蜀地独垂名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海棠
- 所恨时人多笑声,唯知贱实翻贵名。 -- 出自唐·鲁收·怀素上人草书歌
- 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,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。 -- 出自唐·任华·怀素上人草书歌
- 何妨密旨先符竹,莫是除书误姓名。 -- 出自唐·窦常·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
- 越王空置千年迹,丞相兼扬万古名。 -- 出自唐·王铤·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
- 水流乱赴石潭响,花开不知山树名。 -- 出自唐·张南史·春日道中寄孟侍御
- 欲表新阡在郧国,不同张翰浪逃名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次韵元肃兄见喜知荆州二首
- 自古画工无画者,今得绝笔方传名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獐猿
- 松溪渔老应相笑,十载尘埃竞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城东
- 黄云已共斯人去,飞阁犹为此地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
- 一代尽宗萧相画,四夷犹服晋公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韩魏公生日二首
- 来春早附登科录,甲乙应联旧姓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东阳吴氏昆仲并荐诣阙
- 朝廷拔擢贤才急,合有当涂荐姓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人还阙
- 阳关何处草烟平,不识阳关空记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陆君置酒为予唱阳关即席有作
- 今公奋然力追救,大署中字为斋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通判国博中斋诗
- 才开秀格能殊众,到老清香不负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和陆丈瑞香花
- 每恨尘劳荒旧学,更惭篆刻得初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
- 相公樽俎纳豪英,使者封章荐姓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大名府签幕吴都官几复移粹安肃
- 可怜事出三王后,不得亲逢伯禹名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视河惬山
- 宝册形容虽四字,谁知盛德莫能名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御制太皇太后挽词四首
- 舒卷风云为号令,笑谈樽俎是功名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蒋颖叔赴熙州
- 空愧朱衣华发吏,玉堂三世见题名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初到玉堂
- 要随烟雾入穷溟,或置一床如净名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次子苍寄余清老韵
- 欲洗羁愁只自醒,郫筒酒好信虚名。 -- 出自宋·刘望之·发成都三首
- 天下何曾识真吏,古来几许尚虚名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八咏楼有感
- 一夜飞花来点缀,新亭而复得佳名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韩廷玉筑亭於官舍之旁园中故多梅会有飞雪予
- 不入贡包供玉食,只应山泽擅高名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
- 荔子如今尚典刑,秋林圆实著嘉名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
- 蕞尔之身函天地,政可蠛蠓睨功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答阵梦锡十首
- 便合摘髭书桂籍,未须拥鼻避时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朱秀才二首
- 东林遗址倏兴废,未害诸老传清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高殿撰题东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