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名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胸次峥嵘满贮书,十年名字满江湖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林元复挽诗
- 荒山余阀阅,儿女擅嘉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泊归舟
- 林泉草木尽含裹,是则名为普光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,登大峨之巅,一名胜
- 郤恐方平知,浪得狡狯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
- 诸贤乃不凡,骨相有功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既离成都,故人送者远至汉嘉分袂,其尤远而
- 淹中学邃方成传,谷口名高岂待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致政承奉卢君挽词
- 天教命薄,青楼占得声名恶。 -- 出自宋·晏几道·醉落魄·天教命薄
- 情景牵心眼,流连处、利名易薄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彦·一寸金·州夹苍崖
- 十三初学擘箜篌,弟子名中被点留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宫词
- 门前粉壁上,书著县官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原上新居十三首
- 我来至此中,守吏非本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主人故亭
- 举头看玉牌,不识宫殿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元日早朝
- 抚背恩虽同骨肉,拥旄名未敌功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振武张尚书
- 野市依蛮姓,山村逐水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南中
- 迟疑匪自崇,将显求贤名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赠王侍御
- 更览诸公作,知高题柱名。 -- 出自唐·颜真卿·登平望桥下作
- 乌孙国乱多降胡,诏使名王持汉节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塞下曲
- 坐令其子拜,常呼幼时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祭退之
- 生男不能养,惧身有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西州
- 为政多孱懦,应无酷吏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寒食书事二首
- 夏木多好鸟,偏知反舌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徐州试反舌无声
- 应笑风尘客,区区逐世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题李山人幽居
- 似鹤难知性,因山强号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赠箕山僧
- 宫锦不传样,御香空记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旧宫人
- 更向桑干北,擒生问碛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渔阳将
- 绕墓招魂魄,镌岩记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哭山中友人
- 多生修律业,外学得诗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闲师归江南
- 知君却回日,记得海花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送蛮客
- 明朝记归处,石上自书名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夜宿黑灶溪
- 到此悔读书,朝朝近浮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终南山
- 远念尘末宗,未疏俗间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题从叔述灵岩山壁
- 莫以手中琼,言邀世上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山中送从叔简
- 玄庭自嘉会,金书拆华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列仙文·方诸青童君
- 借水洗闲貌,寄蕉书逸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
- 手携片宝月,言是高僧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
- 君子亦拾遗,拾遗非拾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饥雪吟
- 尘埃徐庾词,金玉曹刘名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赠苏州韦郎中使君
- 食参将可待,诛错辄为名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至德三年春正月,时谬蒙差摄海盐令,闻王师
- 应怜钓台石,闲却为浮名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严维尉诸暨(严即越州人)
- 共许陈琳工奏记,知君名行未蹉跎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孔巢父赴河南军(一作皇甫冉诗)
- 抗志青云表,俱践高世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朝请后还邑,寄诸友生
- 壮图非旦夕,君子勤令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沣上寄幼遐
- 朝野同称叹,园绮郁齐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郗詹事
- 拜亲归海畔,似舅得诗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槐广落第归扬州
- 墙宇或崩剥,不见旧题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
- 好读神农书,多识药草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种药
- 人生足自乐,帝力无能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生日
- 指授别生死,铮然震能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彭通伯卫和堂
- 一代文昌贵,千年谏议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朱尚书貔孙
- 城中贤府主,千秋万岁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李安抚芾第四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