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5个字的诗句
同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通家不隔同年面,?二守同年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
- 坐客皆笑,同请赋此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?并引?
- 三人一旦同行,留下高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仲天贶、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,留半岁,
- 四十年来同幻事,老去何须别愚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?此诗为黄庭坚作?
- 野阔牛羊同雁鹜,天长草树接云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题宝鸡县斯飞阁
- 四方上下同一云,甘霔不为龙所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天人几何同一沤,谪仙非谪乃其游,麾斥八极隘九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
- 扣门呼阿同,安寝已太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感旧诗
- 我与何曾同一饱,不知何苦食鸡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撷菜
- )宣政聊同五月朝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
- 晚岁与君同活计,如云牲鸭散平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伯时画其弟亮功旧宅图
- 三人一旦同行,(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,复同舟北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
- 四方上下同一云,甘霪不为龙所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
- 岂知白首同夜直,卧看椽烛高花摧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武昌西山
- 扰扰万生同大块,枪榆不羡培风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
- ?归来晚岁同元亮,却扫何人伴敬通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
- 别后与谁同把酒,客中无日不思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高令
- 安知聚散同鱼虾,自缠如茧居如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辨道歌
- 我来与公,同载而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何公桥
- 家鸡野鹜同登俎,春蚓秋蛇总入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
- 凤池故事同机务,火急开撙及尚闲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
- 旌阳远游同一许,长史玉斧皆门户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石芝
- 贵贱贤愚同尽耳,君家不尽缘贤子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任师中挽词
- 家鸡野骛同登俎,春蚓秋蛇总入奁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
- 更欲年年同此乐,故应相继得元臣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人和则气和,
- 此身常拟同外物,浮云变化无踪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写真何充秀才
- )县令若同仓庾氏,亭松应长子孙枝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万松亭(并叙)
- 扣门呼阿同,(子由,一字同叔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感旧诗(并引)
- 犹有赵陈同李郭,不妨同泛过湖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
- 掷弃浮名同敝屣,保全高节似寒松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寄汝阴少师
- 二之日其同,载缵武功,言私其豵,献豣于公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七月
- 骨肉不待同驰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哀王孙
- 二十一家同入蜀,惟残一人出骆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绝句
- 岂知异物同精气,虽未成龙亦有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沙苑行
- 闻见事略同,刻剥及锥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遇
- 宾客引调同,讽咏在务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
- 于迈恨不同,所思无由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赠李十五丈别(李秘书文嶷)
- 自是不日同舟,平戎破虏,岂由言轻发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念奴娇 三友同饮,借赤壁韵
- 人与菊花同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朝中措 为人寿
- 昨日梅华同语笑,今朝芍药并芬芳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
- 火与金水同,其石为铄粹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
- [元和元年同登制科,微之拜拾遗,予授周至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
- 岂止形骸同土木,兼将寿夭任乾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题
- [云夫、蔚章同年及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
- 贤愚贵贱同归尽,北邙冢墓高嵯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浩歌行
- 课责虽不同,同归非所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夏日独直,寄萧侍御
- 仍与酒资同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
- 疏散郡丞同野客,幽闲官舍抵山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北亭招客
- 庄生齐物同归一,我道同中有不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读庄子
- 两川风景同三月,千里江山属一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