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3个字的诗句
同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赖君同在京城住,每到花前免独游。 -- 出自唐·张籍·书怀寄王秘书
- 昔为同恨客,今为独笑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赠李观
- 十年同在平原客,更遣何人哭寝门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哭李丹员外,并寄杜中丞
- 汉节同归阙,江帆共逐臣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裴郎中贬吉州
- 白社同游在,沧洲此会稀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
- 暮雪同行少,寒潮欲上迟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
- 华发同今日,流芳似旧时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赠别卢司直之闽中
- 风景同前古,云山满上游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
- 何意同根本,开花每后时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,北枝未发,因寄杜副端
- 一门同逝水,万事共浮云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哭魏兼遂
- 却见同官喜复悲,此生何幸有归期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,赠袁赞府(时经刘展平
- 千家同霁色,一雁报寒声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同诸公登楼
- 旅逸同群鸟,悠悠往复还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友人南游
- 江湖同避地,分首自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宿严维宅送包佶(一作皇甫冉诗)
- 孰能同一酌,陶然冥斯理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九日沣上作,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
- 生平同此居,一旦异存亡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终
- 宿昔同文翰,交分共绸缪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寄别李儋
- 心当同所尚,迹岂辞缠牵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春月观省属城,始憩东西林精舍
- 唯当同时友,缄寄空凄戚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,追旧书情,涕
- 周览同游处,逾恨阻音形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沣上寄幼遐
- 即事同岩隐,圣渥良难违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
- 及嗣同覆颠,咽喉莫能塞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经函谷关
- 昔时同往路,独往今讵知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往富平伤怀
- 朝野同称叹,园绮郁齐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郗詹事
- 未若同心言,一言和同解千结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易言
- 不见同心友,徘徊忧且烦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酬李儋
- 累宵同燕酌,十舍携征骑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因省风俗,与从侄成绪游山水,中道先归寄示
- 安居同僧夏,清夜讽道言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
- 有色同寒冰,无物隔纤玉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咏琉璃
- 府县同趋昨日事,升沉不改故人情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赠王侍御
- 可怜同宦者,应悟下流难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趋府候晓,呈两县僚友
- 即此同疏氏,可以一忘言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奉酬处士叔见示
- 暄凉同寡趣,朗晦俱无理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端居感怀
- 众草同雨露,新苗独翳如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种瓜
- 云岭同昏黑,观望悸心魂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观沣水涨
- 眷言同心友,兹游安可忘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西郊燕集
- 草木同时植,生条有高卑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洛都游寓
- 百川同归无异脉,有如天子朝诸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温州
- 天地同生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生日
- 自言同脱虏,波波口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椒柏同欢贺,萍蓬可叹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景定壬戌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
- 出岭同谁出?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南安军
- 出处同世网,高谊迈等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家枢密铉翁第一百三十八
- 何当同皇风,六气和且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赠蜀医钟正甫
- 逆节同所归,水花笑白首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淮西帅第二十五
- 且欲同鹪鹩,焉能志鸿鹄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淇上酬薛三据,兼寄郭少府微(一作王昌龄诗
- 田园同季子,储蓄异陶朱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真定即事,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
- 了义同建瓴,梵法若吹籁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
- 古来同一马,今我亦忘筌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宋中十首
- 作赋同元淑,能诗匪仲宣。 -- 出自唐·高适·信安王幕府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