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在第9个字的诗句
台在第九个字的诗句
- 孤然不自惜,怅望瑶台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风变
- 不念桑田变,但向瑶台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徯鹤
- 千古怀沙恨逐臣,章台遗事最酸辛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读史有感
- 参差紫鸾笙,响震瑶台寒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钧天乐
- 洗髓织女黄姑矶,瑶台雪花大十围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雪鹤篇赠詹同文
- 霓旌缟帐鹭羽帱,瑶台十二浮空蒙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
- 戎机一以失,蚁穴偾台殿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感时述事(十首)
- 光景如新宛记,记瑶台、相逢姝丽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秋感
- 宝镜有尘难见面,妆台红粉画谁眉? -- 出自近代·苏曼殊·代柯子柬少侯
- 明君错甚(任)才,台上飞三鸾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赠三侍御
- 人世空传名耿耿,泉台杳隔路茫茫。 -- 出自唐·戴叔伦·哭朱放
- 千年小兆一蝉蜕,丹台职亚扶桑君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飞龙引
- 汉宫新燕矜蛾眉,春台艳妆莲一枝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独摇手
- 发匣身沈古井寒,悬台日照愁成水。 -- 出自唐·陈陶·古镜篇
- 凤飞楼伎绝,鸾死镜台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问·伤曹娘二首
- 泪裛回纹皱,好在章台柳。 -- 出自宋·李之仪·千秋岁·万红暄昼
- 双眉灯下扫,不待镜台前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玉台体十二首
- 蝶舞闲时梦忽成,兰台有客叙交情,返照中林曳履声。 -- 出自唐·权德舆·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
- 宠行流圣作,寅饯照台华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
- 霜实常闻秋半夜,天台天竺堕云岑。 -- 出自唐·陆龟蒙·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
- 稍观汾水曲,俄指绛台前。 -- 出自唐·杜审言·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
- 每闻长乐钟,载泣灵台月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长安旅宿
- 虽因朔风至,不向瑶台侧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·松下雪
- 林沼葱茏多贵气,楼台隐映接天居。 -- 出自唐·钱起·宴曹王宅
- 七里垂钓叟,还傍钓台居。 -- 出自唐·张祜·七里濑渔家
- 颜色不同香小异,瑶台春近宴回时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浣溪沙
- 风节傥能关社稷,云台何必图颜色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满江红·不作三公
- 只恐未能传信息,妆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南乡子·把酒祝江梅
- 称觞华旦,颂声交赞台府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百字歌/自度曲
- 分付与南园,舞榭歌台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十月桃
- 三十六峰高倚山,瑶台金阕貯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黄山
- 景色凄凉,总闲却、舞台歌榭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金钱子
- 轻如汉家后,斜避楚台风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燕
- 卉葩木菓黏枝条,集台脱热昏痾醒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寄题终守园池
- 赭衣已御凤楼上,露台宣看簇钿辕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
- 力田冒风雨,缉箨为台笠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
- 马矜鞍辔牛服輈,露台歌吹声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莫登楼
- 吾闻天台久,未见天台状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天台李令庭芝
- 迩来数百年,才彦森台阁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送王伯初通判婺州
- 人琴两不见,破月高台倾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游元紫芝琴堂
- 博野高榭起,陈渔危台成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
- 乘得绿杨春晓兴,玉台井畔泛霞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诗一首
- 今年看雪在帝里,瑶台琼树佳气浮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对雪示嘉佑
- 乍似三春直上伯阳台,熙熙物华当眼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
- 两朵春云堕世间,霜台乞与县僚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谢迤侍御送鹤
- 凤阁前年陪步武,麟台昔日是交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贺吕佑之谏议
- 恩流一车雨,威凛柏台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投迤殿院
- 幽忧新室鬼,狼籍渐台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观棋大吟
- 虚室清冷都是白,灵台莹静别生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乐窝中一炷香
- 琼苑群花一夜新,瑶台十二玉为尘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韵和陈成伯著作长寿雪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