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门瞰青山侵草开,苦吟吟上最高台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春晓
- 天生王气何能厌,嬴氏空劳筑此台。 -- 出自宋·梁颢·厌气台
- 绿郊凝望久徘徊,落日川原映古台。 -- 出自宋·林概·越中五咏·西村
- 再三为问滕王阁,第一须登孺子台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兼呈程泰之刘
- 凤箫鹤驭还相待,名籍今应在玉台。 -- 出自宋·林俛·采云轩
- 数尽长亭过闽岭,夕阳愁杀落花台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青龙陈君挽词四首
- 万里家声蛮子洞,一门旌节越王台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
- 地远尘寰绝点埃,悬崖屈曲寄层台。 -- 出自宋·令狐庆誉·题云安下岩
- 唤得岚乡昨梦回,东风万里上金台。 -- 出自宋·刘应凤·送文总管朝燕四首
- 霡霂未施风不息,依然白日照楼台。 -- 出自宋·刘应时·郊行三首
- 胜地清无一点埃,水晶城裹小瑶台。 -- 出自宋·刘拯·涵晖阁
- 此对何年向此栽,孤根低倚佛楼台。 -- 出自宋·刘植·看梅呈同游东阁清源
- 木杪山鸡如旦昼,江心仙岛欠楼台。 -- 出自宋·刘志行·藤江
- 皇华礼遣荣花县,宣命恩浓出柏台。 -- 出自宋·卢珏·贺山房先生得宣命
- 不自柴桑记裹来,似傅晨记入天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江阴有桃源图方圆尺许宫室人物如针粟可数相
- 场屋初与选异才,先生阔步上金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挽东平张彦明
- 门外鹄袍那可数,一人独上黄金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送干寿道同知北上
- 平世应无战国材,选贤何日到金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送经之偕义斋两舍人入燕并呈善之待制
- 褰帷使者上治状,为出清冰置玉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送吴君远
- 赋就不须呈狗监,敕除先合秆莺台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送朱伯海入京
- 我今从帝为司纠,更有何人植柏台。 -- 出自宋·吕诲·句
- 盖世荣华□不□,满船同籍送车台。 -- 出自宋·马某·咏曹彬
- 几度刘郎来观里,半年阮客住天台。 -- 出自宋·马之纯·古芳林苑
- 辅佐中兴功第一,应须千尺上云台。 -- 出自宋·马之纯·王导宅
- 一岩孤峻出尘埃,下瞰僧坊七宝台。 -- 出自宋·莫若晦·震山岩
- 白日竟抛妻子去,群仙携手上瑶台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
- 我欲傍淮先卜筑,隔江招隐望胥台。 -- 出自宋·潘及甫·送程给事知越州
- 休论引年祈退尚,即图旧德陟公台。 -- 出自宋·裴煜·送程给事知越州
- 未得路通游紫府,且随溪转上丹台。 -- 出自宋·彭天益·游司空山
- 文殊心死冷如灰,何日乘骑下宝台。 -- 出自宋·钱闻诗·狮子峰
- 自笑老躯顽似石,被渠认作出生台。 -- 出自宋·潜说友·手中乌啄食
- 沄鹊漏传云外观,凤皇箫奏月中台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金陵即事
- 皇帝书徵老秀才,秀才懒下读书台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御史马伯庸与达鲁花赤徽币不出
- 神石肯穿秦斧凿,古坛曾见汉楼台。 -- 出自宋·上官辰·游大涤山
- 一派奔湍响迅雷,喷云翻雪绕琼台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庆·留题桐柏石道师妙声堂次曾史君韵
- 况是轩辕曾手植,紫烟深处有楼台。 -- 出自宋·石应孙·桃花洞
- 零落故人非白社,登临何地不瑶台。 -- 出自宋·史嵩之·中秋对月
- 老卢不会转身句,便道明镜亦非台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冲·偈颂五十一首
- 抹粉涂坯恰似獃,神头鬼面舞三台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颂古十六首
- 圆通大师呵呵笑,不是峨嵋与五台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宁·颂古十六首
- 万象森罗齐合掌,须弥岌崿舞三台。 -- 出自宋·释道印·颂古八首
- 笑里和盘轻掇转,七峰岌页舞三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昨夜东君行正令,无言桃李舞三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梵琮·偈颂九十三首
- 不是钓鱼船上客,无人把手上高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慧空·颂古
- 石室乍归於雾冷,海山风月满楼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偈颂一百零二首
- 神前拨帐问西来,直截当机指酒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颂古四十五首
- 随顺众生颠倒见,庶几随处显灵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不显名大檀越请偈
- 佛子飞帆过海来,好携瓶锡上天台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送日本国觉阿金庆二禅人游天台
- 右胁翻身已怪哉,那堪便解舞三台。 -- 出自宋·释可湘·颂古十四首·世尊隆生
- 神驹一跃三千界,空说门前下马台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悟·偈颂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