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在第11个字的诗句
台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
- 不曾垂钓兼亲酝,堪愧金台醉饱身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谢主人惠绿酒白鱼
- 石和云雾莲华气,月过楼台桂子清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游灵隐天竺二寺
- 岩间松桂秋烟白,江上楼台晚日红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送僧讲罢归山
- 贪泉何处是泉源,只在灵台一点间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晋门再吟
- 古今成败无多事,月殿花台幸一吟。 -- 出自唐·周昙·吟叙
- 本来方朔是真仙,偶别丹台未得还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龄·上清辞五首
- 据鞍遥指长安路,须刻麟台第一功。 -- 出自唐·李九龄·代边将
- 嗟余索米无人问,行避霜台御史骢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天街晓望
- 何当世祖从人望,早以公台命卓侯。 -- 出自唐·罗衮·赠罗隐
- 千家帘幕春空在,几处楼台月自明。 -- 出自宋·孟宾于·句
- 常闻秋夕多无寐,月在高台独凭栏。 -- 出自·李中·赠谦明上人
- 天回星月迷灯烛,风过楼台度管弦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观灯玉台体十首
- 双涧水边奇支醉石,九仙台下听风松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
- 世间盛事君知否,朝下鸾台夕凤楼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陈侍郎宅观花烛
- 因思南国巾箱学,愿入兰台掌握中。 -- 出自唐·徐铉·和复州李太保酬笔
- 傍桥吟望汉阳城,山遍楼台彻上层。 -- 出自唐·杨徽之·汉阳晚泊
- 翠微寺本翠微宫,楼阁亭台几十重。 -- 出自唐·骊山游人·题故翠微宫
- 如今且悦目前景,妆点亭台随分春。 -- 出自唐·孙氏·与周默
- 从来学制斐然诗,不料霜台御史知。 -- 出自唐·崔紫云·临行献李尚书
- 梦乘明月清沈沈,飞到天台天姥岑。 -- 出自唐·僧鸾·赠李粲秀才(字辉用)
- 鸾歌凤舞飘珠翠,疑是阳台一梦中。 -- 出自唐·湘妃庙·与崔渥冥会杂诗
- 千年故国岁华奔,一柱高台已断魂。 -- 出自唐·庞德公·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·同望荆门
- 江上樯竿一百尺,山中楼台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无名鬼·诗
- 不逢金简扳云洞,可惜瑶台叠藓除。 -- 出自唐·胡传美·武康碧落观
- 楚天云雨却相和,又入阳台梦。 -- 出自唐·李存勖·阳台梦·薄罗衫子金泥缝
- 承平日,看英才用世,多少台莱。 -- 出自元·许有壬·沁园春 次王仲武为寿韵
- 明年准,望紫云楼上,一点台星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沁园春 寿县令代人作 花城允政,喜迎凫舄
- 坛峙吟峰东畔,稽首望仙台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八声甘州 赠易自然祷雨有感
- 残阳陇树,寒烟塞草,戏马台前秋老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鹊桥仙 拟稼轩 中原怀古
- 内澄神息驱逐,甘露洒灵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调歌头·慧风扫魔障
- 西日长安道远,春风赵国台荒。 -- 出自元·完颜从郁·西江月 题邯郸王化吕仙翁祠堂 中州乐府案此
- 时间有吏,拱手前来,谨传台旨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醉蓬莱 此首原有脱误
- 时时自饮昆山酒,醉卧丹台。 -- 出自元·刘志渊·采桑子·虚无妙道心坚守
- 形物虽居宇内,梦魂长玩台州。 -- 出自元·长筌子·西江月·形物虽居宇内
- 日月中天统在,风云龙虎台深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木兰花慢 伏闻鉴辂近在山北,以疾不能前迓
- 年人相与馆仙于博陵城,台制甚宠丽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喜迁莺 题圣姑庙 仙姓郝氏,博陵县会涡里
- 幽窗深锁,莫厌惜娉娉,瑶台路,藐姑仙,恐跨青鸾去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*山溪
- 碧虚寥寥积雪高,直过萧台绝栖泊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画鹤
- 他日寄书双鲤,顺流过、钓台月。 -- 出自元·张可久·霜角 渔梁送客
- 乐恬淡、清静家风,一片灵台莹如洗。 -- 出自元·宋德方·雨霖铃 鸣鹤余音卷一
- 蝶招裙屐迷荒径,蜗篆亭台认断痕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
- 绵绵歌哭狞飙散,杳杳楼台冷月孤。 -- 出自近代·陈三立·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
- 天回御榻星辰动,人去空台山水清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严子陵钓台
- 地分铜柱风烟外,山涌琼台雪浪中。 -- 出自明·贝琼·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
- 谁知九庙神灵怒,夜半瑶台生紫雾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东流弱水不胜尘,汉武楼台空自陈。 -- 出自明·袁凯·朝天宫观方道士所画三山图(三首)
- 银枪酒市春双靥,玉昼莲台月半钩。 -- 出自宋·吴氏·咏史
- 吾家流水元非隔,宛转胥台通巷陌。 -- 出自明·徐祯卿·青门歌送吴郎
- 逢山长欲例辞荣,见说天台益自惊。 -- 出自宋·张咏·送马道人归天台
- 卷舒终合为霖雨,不向阳台惑楚君。 -- 出自宋·释智圆·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