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6个字的诗句
古在第六个字的诗句
- 湘水泻秋碧,古风吹太清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秋夜听业上人弹琴
- 曾寻湘水东,古翠积秋浓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云盖山先禅师
- 春城雨雪霁,古寺殿堂明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
- 西岳千篇传古律,南宗一句印灵台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
- 太傅欲旌前古事,星郎属思久凭栏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
- 不知千古万古人,葬向青山为底物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日日曲
- 今体雕镂妙,古风研考精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览延栖上人卷
- 绀殿松萝太古山,仙人曾此话桑田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麻姑山
- 中心有所悲,古墓穿黄茅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山行书事
- 飞泉引风听,古桂和云攀。 -- 出自唐·长孙佐辅·山居
- 莫问古宫名,古宫空有城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长信(一作春)宫
- 偶作闲身上古城,路人遥望不相惊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登城
- 残杀非不痛,古来良有由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行行且游猎篇
- 离恨如旨酒,古今饮皆醉。 -- 出自唐·僧贯休·杂曲歌辞·古离别
- 洛阳城北山,古今葬冥客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北原情三首
- 鞞鼓喧喧对古城,独寻归鸟马蹄轻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行营送人
- 南橘北为枳,古来岂虚言。 -- 出自唐·张彪·敕移橘栽
- 达者贵知心,古人不愿馀。 -- 出自唐·陆长源·酬孟十二新居见寄
- 吏部声名千古在,断碑何处卧苍苔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登悬瓠城感吴季子
- 跨险盘危压古州,至今传号越王楼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越王楼
- 神女泛瑶瑟,古祠严野亭。 -- 出自唐·陈季·湘灵鼓瑟
- 叠嶂入云藏古寺,高秋背月转南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舍弟
- 寒涧流不息,古藤终日垂。 -- 出自唐·袁傪·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
- 新什惊变雅,古瑟代沈湘。 -- 出自唐·窦群·奉酬西川武相公晨兴赠友见示之作
- 日暮隔山投古寺,钟声何处雨濛濛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雨中怨秋
- 南帝输火精,古皇降金液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谅·剑联句
- 帝怀永图,治古是宪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宪古二章
- 亭瞰夕阳邻古刹,池通野水见晴沙。 -- 出自宋·程师孟·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
- 群经究彼邃,古史阅而删。 -- 出自宋·韩绛·答寄尧夫先生
- 欲炼此心成古镜,清光直透太虚明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伤王霁
- 横梯出虚阁,古像铜青荧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万寿寺
- 男儿刚肠逾古铁,每到伤离犹暂折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走笔送张伯起
- 虽信佳辰从古重,不知今日为谁来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九日上兵部
- 晴峰露秋骨,古树减烟围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离东坡后寄题义师上方
- 迩来炳灵轶古初,耆俊相繼驰亨衢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王宾玉
- 隔淮小市若古画,接楚远山疑宿烟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次韵礼之淮上吟
- 关右衣冠从古名,伯起光华擅杨氏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还府推杨学士无为编
- 高才大笔驱古今,奄有震雄兼二美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还府推杨学士无为编
- 以道自尊今古少,不才而第苇麻多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再次韵礼之见贻之什
- 琢磨高论驰古今,足历天衢骋王道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赠贾麟
- 山水发奇秀,古来英俟多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秦主簿赴仁和
- 穷通皆梦,今古如流。 -- 出自宋·葛胜仲·行香子·风物飕飕
- 饱闻荆江边,古柳系酒船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即事
- 字直由来同古语,位高兼复见今人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宿直留诗
- 击鼓坎坎,自古有年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
- 杜老惜才千古意,如今谁咏六公辞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读李邕碑
- 水从具区来,古色映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游灵岩
- 苍壁插空千古色,高松荫堤三伏凉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
- 地偏人迹罕,古井辘轳鸣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城南杂咏二十首·山斋
- 隔溪更幽绝,古木荫高阜。 -- 出自宋·张栻·陪舍人兄过陈仲思溪亭深有买山卜邻之意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