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7个字的诗句
口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袖拂白云归洞口,肩挑明月绕天涯。 -- 出自明·明无名氏·庵壁诗
- 一片晚霞生谷口,羽衣如在赤城梁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石湖小天台同陆生施生兄弟
- 此时定容直臣口,愿思大体无猖狂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
- 渭也闻之笑开口,渭才敢望诸君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
- 去年防秋古北口,劲风吹马马逆走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二马行
- 去年射雁黄浦口,三军进酒齐为寿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射雁篇赠朱生
- 别有鼓吹喧渡口,不教蚯蚓叠阳关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蛙声
- 中吴昔丧乱,廿口各东西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寄内婉素
- 三人乃成虎,众口能烁金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感怀(十四首)
- 一夫不暇耕,八口皆啼饥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感怀(十四首)
- 众宾喧哗噱笑口,我独不语情徬徨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句容送蔡惟中
- 长风瞬息过京口,楚尾吴头无限情。 -- 出自清·沈德潜·夜月渡江
- 一身远出塞,十口无税征。 -- 出自唐·刘驾·唐乐府十首·输者讴
- 会待英雄启金口,却教担锡入云松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
- 已说战尘消汉口,便随征棹别荆门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休师归长沙宁觐
- 谁同论此理,杜口少知音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
- 山中应解夏,渡口有行僧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新秋霁后晚眺怀先公
- 雁序分飞离汉口,鴒原骞翥在鳌头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
- 鲁鼎寂寥休辨口,劫灰销变莫宣心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尚颜上人
- 万象倒心难盖口,一生无事可伤魂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怀金陵知旧
- 千篇未听常徒口,一字须防作者心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吴先辈赴京
- 吴头雄莫遏,汉口壮堪吞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潇湘二十韵
- 随钟嚼宫商,满口文字美。 -- 出自唐·卢仝·寄赠含曦上人
- 朝来为客频开口,绽尽桃花几许香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赠韦氏歌人二首
- 言词野麋态,出口多累形。 -- 出自唐·刘言史·初下东周赠孟郊
- 林端涉横水,洞口入斜晖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
- 流从巩北分河口,直到淮南种官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题河边枯柳)
- 石门变暝色,谷口生人烟。 -- 出自唐·阎防·晚秋石门礼拜(一作礼佛)
- 新诗传在宫人口,佳句不离明主心。 -- 出自唐·任华·寄李白
- 愿频醉、石楼溪口。 -- 出自宋·文彦博·映山红·遂请後
- 赖有隐居如谷口,直将高意抗青霞。 -- 出自宋·程师孟·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
- 饥肠惟饱学,正口绝柔辞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赠李熊先辈二首
- 同怀谈笑宜开口,间代文章各致身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留守尚书会六同年感旧诗二首
- 君子言欲艰,出口终身惧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诫言
- 临淮守最贤,万口交一颂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上知郡都官
- 我公来作郡,众口悉称贤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陈郎中泗州得替
- 一朝吾乡腾荐口,姓名喜得丁与裴,笔摇试席动千指,匠精反愧木尽材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裴光世赴举
- 饿殍相枕藉,亿口尽虚颔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闻杭饥
- 透肌胜琥珀,爽口剧醍醐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次韵郡僚樱桃之什
- 承明内外相,交口誉师贤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和仲灵禅师喜贾丞相赵翰林见称辅教编之
- 泉近榴花深洞口,亭开狮子旧峰头。 -- 出自宋·许将·游东山和程大卿师孟
- 世人何事,刚爱口头浓。 -- 出自宋·了元·满庭芳·鳞甲何多
- 先生宁负虀盐口,负岁来沽春社酒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即事
- 宿昔澜翻说诗口,真惭肯与醉时听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寄翟密州
- 君言浪见许,众口方骂予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莞尔堂和柳枢密韵
- 得开口时且开口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感皇恩·七十有三番
- 五脏荒陂蔬荐口,双髽幽崦花漫顶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满江红·落尽斜阳
- 先生謦欬忘鸡口,俗子过逢动虎须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无题
- 冷官冷如冰,餬口仅廪稍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再次赠张学录韵十诗
- 我亦多病过,忍口严酒戒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姜尧章赠诗卷中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