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3个字的诗句
口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近在口皮边,远过河沙国。 -- 出自宋·释道颜·颂古
- 才开口,咦不答也,又相违。 -- 出自宋·释道颜·颂古二十首
- 南山口似血盆,争敢妄通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偈倾一百三十三首
- 山僧口似磉盘,舜若多神失笑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题卍庵墨迹
- 便是口吞三世佛,沾化涓滴也难消。 -- 出自宋·释法薰·茶汤会乞颂
- 进步口喃喃,知君大冈措。 -- 出自宋·释慧开·颂古四十八首
- 哑却口,落尽眉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才开口又成剩语,不开口又成增语,发机须是千钧弩。 -- 出自宋·释慧性·偈颂一百零一首
- 露柱口挂壁上,灯笼倒退三千。 -- 出自宋·释慧远·颂古四十五首
- 猛虎口边拾得,毒虵头上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释明辩·偈八首
- 肩担口叫,晓夜撑船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颂古十一首
- 耳聋口哑眼睛瞎,五浊众生数似麻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颂古四十五首
- 诗人口业不自持,袖手默坐君应知,生天成佛佛是谁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题莲社图
- 近在口皮边,远过河沙国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池开口镜奁,山耸青螺髻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一十七首
- 遭虎口杀活不分,脱狐身真假难辨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一十七首
- 诸方口里水漉漉,一滴何如龙鼻头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1
- 拈得口兮失却鼻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偈颂一百四十一首
- 居常口不开,蹋著迸鲜血。 -- 出自宋·释师体·颂古二十九首
- 拈得口,失却鼻。 -- 出自宋·释昙华·偈颂六十首
- 直饶口似秤鎚,未免灯笼勘破。 -- 出自宋·释倚遇·偈二首
- 佛开口处为言教,化导迷心转觉心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偈颂三十首
- 咄,开口全音只我闻,桃花含笑乱纷纷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灵济桥语
- 未动口时百杂碎,岂同狐族唱巴歌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铁竹歌
- 随流口欲传心印,岂是缘情粥饭僧。 -- 出自宋·释印肃·学无学颂一十五首
- 未开口时先分付,拟思量处隔千山。 -- 出自宋·释元素·偈二首
- 说禅口窄,受道心空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说禅口快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鼻直口阔,目深眉低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澜翻口角,雪点眉棱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鼻直口四方,眉低眼三角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情閒口快,眼深鼻隆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写真求赞
- 笑含口角,喜在眉棱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写真求赞
- 一生口嘴唠嘈,偏要搀行夺市。 -- 出自宋·释智遇·维摩示疾图赞
- 大张口兮同闪电,剔起眉毛还不见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颂一百则
- 心萌口拟成途辙,底事圆明异有无。 -- 出自宋·释子淳·和章阳叔见寄二首
- 山僧口似匾担,说禅烦拄杖子。 -- 出自宋·释宗演·颂古二十四首
- 能蠲口中食,佛赞福田深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改祭修斋决疑颂
- 不读口生棘,多愁眼易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和花字韵酬正仲实父少白三友
- 悔狂口宜缄。 -- 出自宋·五迈·送要公似有这宰古田
- 狐狸口腹应潜饱,就死多于日放生。 -- 出自宋·杨备·长命洲
- 狐狸口腹应潜饱,就死多于日放翁。 -- 出自宋·杨修·长命洲
- 冯翁口吃吃,遇子亦宾客。 -- 出自宋·员兴宗·送李省元周辅
- 本非口腹累,乃困耳目侵。 -- 出自宋·袁说友·遂宁府库古铜物
- 渐缺口中牙,将衰鬓边发。 -- 出自宋·张椿龄·寄故人
- 雄屏口分寄,珍祠倏再临。 -- 出自宋·张耆·余自天禧元祀解宥密之职首治是邦越明月而移
- 先贤口泽气尚存,甘棠璐遗爱谁能并。 -- 出自宋·张元孝·醴泉歌
- 各为口腹累,不闻有驺虞。 -- 出自宋·张至龙·演雅十章
- 眼见口即诵,耳识潜自闻。 -- 出自宋·郑侠·教子孙读书
- 长浦口,秋飞扬,鸥雁不眠声周间。 -- 出自宋·周假庵·题赵千里夜潮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