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3个字的诗句
口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唯有口腹忧,此病谁能救。 -- 出自宋·苏辙·欲雪
- 使君口有言,罗敷耳无闻。 -- 出自宋·戴复古·罗敷词
- 唇焦口燥声啾啾,抱瓮沿门求剩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望雨
- 小婢口齿蛮复蛮,秋衫红泪潸复潸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193
- 青溪口边一老翁,鬓眉皓白已衰朽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江畔老人愁
- 申心口上朱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少年新婚为之咏诗
- 来洞口,望烟分,刘阮不归春日曛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天仙子·金似衣裳玉似身
- 妄将口鼻为玄牝,谩说金精肘后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万法归一歌
- 铩羽口吻裂,落日空悲归。 -- 出自明·刘基·杂诗(三十三首)
- 红桥口,香街后,一带青青柳。 -- 出自清·陈维崧·感旧
- 非关口腹累,自是雪霜姿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赠岐山姜明府
- 钉赤口、防猜忌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失调名
- 口口口口口口口,一业浮动戏兰芽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咏蝶
- 便笑口频开,一岁知能几。 -- 出自宋·无名氏·买坡塘/摸鱼儿
- 还将口中血,滴向野花鲜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杜鹃
- 齿咀口且讳,闻语辄忿喘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贻妄怒
- 巧妇口流血,辛勤非一朝。 -- 出自宋·梅尧臣·巧妇
- 吴人口垂涎,捕取穷浩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
- 要知口诀通玄处,须共神仙子细论。 -- 出自宋·张伯端·绝句六十四首
- 自笑口头闲伎俩,口头毕竟非真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临江仙·自笑口头闲伎俩
- 明彻口头三昧,拂迹便、忘言守拙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柳梢青·明彻口头三昧
- 有开口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望梅花 布袍
- 不有口似趸,则生尾如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杂诗
- 久已口效噞,岂复头今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过扬子江
- 俗儿口狭文字碎,欲状介事语反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唐介
- 要令口献近章句,若急献迫不可逃,颜赫舌涩不可吐,滞若乱绪强抽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李公安
- 读久口益嚵,舌软涎流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谢李常伯
- 世儒口软声如蝇,好於壮士为忌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赠慎东美伯筠
- 使其口有衔,安得无驯随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黄薮富道
- 岂有口更叹,兼无心可灰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
- 谁令口鸣悲,正使心欲呕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毛文仲惠文编
- 记谷口园林,当时驿舍,梦里曾游。 -- 出自宋·张孝祥·木兰花慢·紫箫吹散後
- 当年口腹成疏弃,却保生全反哺恩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寒鸦诗
- 只见口头说著,方寸都无些子,只管看丹经。 -- 出自宋·葛长庚·水调歌头·未遇明师者
- 悬河口讷。 -- 出自宋·葛长庚·瑞鹤仙·赋情多懒率
- 不工口嗫嚅,正坐胸磊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南窗偶书
- 澜翻口角欲悬河,秋崖听之归洗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题讷斋
- 五谷口不尝,比僧更闲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中寄崔道士
- 猛虎口中调玉齿,骊龙颔下夺神珠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玩丹砂 赠阎先生
- 方知口是是非门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忆王孙 次重阳韵
- 情存口咏。 -- 出自魏晋·曹摅·答赵景猷
- 人知口中甘,谁料腹中毒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蜜蜂
- 唇焦口燥朱晦翁,至今无柰龙无耳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
- 闭却口,时时说。 -- 出自宋·释守净·偈一首
- 才开口,平日说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雪峰化士请赞
- 非人口似泻汾河,此辈尘中有甚多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奏事口含鸡舌香,仙宾俄又作仙郎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
- 虚受口三益,平反诗十愆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送曹伯高二首
- 心融口笑先儒泥,一万余言解三字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题李师儒上舍稽古堂
- 庄周口舌过平生,择雁何为贵不鸣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过雁和二十二弟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