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口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闲口不论。 -- 出自唐·杨巨源·送李舍人归兰陵里
- 于时未尝有夸诧,只说东野口不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还东野诗
- 苍虬绕圭龙护璧,面为铁石口琼瑰。 -- 出自宋·韩元吉·次韵沈信臣游龙焙
- 十载长安五往来,立谈无语口慵开。 -- 出自宋·刘过·谒易司谏
- 崔侯朝从西邑归,面有矜色口且咨。 -- 出自宋·韩维·和崔象之颍桥观赠阵清臣太丞兼简阵
- 唐家不靖自牛李,党籍何劳口舌争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存没口号
- 尘埃熏人眼生翳,文字不立口挂壁。 -- 出自宋·苏泂·书怀
- 吾衰甚矣将奈何,欲共君谈口荆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谢兄编言仁求诗
- 芋栗今番六次餐,美味常甘口。 -- 出自元·马钰·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
- 客来坐上心慵问,饭到唇边口倦张。 -- 出自元·丘处机·报师恩 疏慵
- 手中鹦鹉酒晕潮,连环带解口痕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画楼歌
- 平生铁石旧肝肠,化作乌鸢口中血。 -- 出自明·李东阳·平阴武愍王挽诗
- 细柳不逢豪杰主,当时已验口从文。 -- 出自宋·陈普·咏史上·周亚夫
- 年来老且病,转见不唧{左口右留}。 -- 出自宋·释惟一·偈颂一百三十六首
- 道门长啸扣玄关,咀嚼盈虚口不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法意要修心一等,道情焉用口三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缘识
- 道法穷来理甚玄,知之修炼口亲传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遥咏
- 重脱袈裟挂广州,与人说法口如流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五首
- 终年尽日讲楞严,舌自深藏口自缄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五首
- 主人未叱曲车回,客子涎流口欲开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课于会田市
- 二子读书选德殿,气吐虹蜺口翻浆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应童子科欧阳文成觅诗漫以塞责
- 新离有色入无色,果到吾前口自{吱支换去}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赠术士
- 岂有五年山上山,未尝一日口中口。 -- 出自宋·曾丰·勉王尧章归
- 少从父友学其难,一书百读口角涎。 -- 出自宋·晁说之·次韵邵子文书梦
- 君今既展朝天旆,行人路上口成碑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上饶皇甫宰
- 安知太白心肠异,但见曹公口鼻同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叠前韵谢元邃
- 细读公诗屡绝编,心知妙处口难传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题唐察院诗卷二首
- 趁韵哦诗老未工,不如总角口吹葱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和徐总管雨山堂一首
- 万言万当眼睛毒,一裘一盂口体足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赠菊庵李道人
- 老农未知陶唐世,过予瞪视口谵语。 -- 出自宋·刘克庄·击壤图
- 只应归举谣言日,三府诸君口尽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偶成
- 七十头陀会语言,舌根流利口阑珊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戏呈凤凰长老用师
- 上用仓浪天故,下当用此黄口儿,今非! -- 出自汉·汉无名氏·东门行
- 护身梭结{巉山换革},防口竹编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剑外驴
- 只记得田叔孟温舒,帝王满口呼长者。 -- 出自唐·贯休·怀二三朝友
- 具体好时心似谷,厉辞传处口如雷。 -- 出自宋·刘子翚·无诸策题问颜亡绝好轲没无传
- 弦索懒拈缩纤手,龙涎犹嚼口脂香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可怜杏老空坛上,惟有寒鸦口夕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孔子旧宅
- 饯别宜有酒,我无一杯潄君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养正长歌
- 叹落日孤鸿往还,笑桃源洞口谁关? -- 出自元·阿鲁威·双调 山鬼
- 大妇当垆冠似瓠,小姑吃酒口如樱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漫兴七首
- 十年不踏玛瑙石,今日重登口子峰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八月五日,偕钱唐王现、海昌李勋、大梁滑人
- 渔彭蠡,猎黄池,鲸亦穿腮京口来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
- 夜半卷土昌泸渝,黄茅缚髻口衔璧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三阁图
- 大妇当垆冠似瓢,小姑吃酒口如樱。 -- 出自元·杨维桢·漫兴(七首)
- 忘筌话道心甘死,候体论诗口懒开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秋夕言怀寄所知
- 王谢家儿负贩子,气味不待口舌争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杨宰食蟹
- 即今搦管重犯严,强颜回顾口如箝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暗用古人名诗寄程帅
- 荆楚人皆喜群饮,见时应有口流涎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郴江百咏并序·窊樽
- 晓踏高坡日始悬,清泉未见口生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清泉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