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在第7个字的诗句
去在第七个字的诗句
- 不辞奋翼向君去,唯怕金丸随后来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小鸟篇,上裴尹
- 洞庭波渺渺,君去吊灵均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李侍御贬郴州
- 尔来多不见,此去又何之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赠别卢司直之闽中
- 水流经舍下,云去到人间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
- 惆怅恨君先我去,汉阳耆老忆旌麾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闻虞沔州有替,将归上都,登汉东城寄赠
- 生涯已逐沧浪去,冤气初逢涣汗收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
- 平芜万里无人去,落日千山空鸟飞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
- 一片孤云长不去,莓苔古色空苍然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
- 迟来朝及暮,愁去水连云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酬李员外从崔录事载华宿三河戍先见寄
- 惆怅东皋却归去,人间无处更相逢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双峰下哭故人李宥
- 落日独摇金策去,深山谁向石桥逢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惠法师游天台,因怀智大师故居
- 故人奉章奏,此去论利害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,兼寄巴西亲故
- 心怜稚齿鸣环去,身愧衰颜对玉难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
- 云峰逐人意,来去解相随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陪王明府泛舟
- 山阴好云物,此去又春风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崔处士先适越
- 洛阳征战后,君去问凋残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
- 春兰方可采,此去叶初齐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张七判官还京觐省
- 江天渺渺鸿初去,漳水悠悠草欲生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卢侍御赴河北
- 五柳闭门高士去,三苗按节远人归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柳使君赴袁州
- 回车仍昨日,谪去已秋风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李侍御贬鄱阳
- 春山数亩地,归去带经鉏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张判官罢使东归
- 雁还空渚在,人去落潮翻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子婿崔真甫、李穆往扬州四首
- 独行风袅袅,相去水茫茫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江州留别薛六、柳八二员外
- 扁舟如落叶,此去未知还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秋杪江亭有作(一作秋杪干越亭)
- 方从大夫后,南去会稽行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(校书工于翰墨)
- 更待持桡徐转去,微风落日水增波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(一作皇甫冉诗)
- 终期一艇载樵去,来往片帆愁白波。 -- 出自唐·刘长卿·岳阳楼
- 人世拘形迹,别去间山川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七夕
- 平生虽恩重,迁去托穷埃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冬夜
- 思逐朔风翔,一去千里道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拟古诗十二首
- 如何雨绝天,一去音问违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拟古诗十二首
- 掩扇一言相谢去,如烟非烟不知处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汉武帝杂歌三首
- 独留不得还,欲去结中肠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终
- 一弹和妙讴,吹去绕瑶台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乐燕行
- 济济都门宴,将去复盘桓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
- 白鹤徘徊看不去,遥知下有清都人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寄刘尊师
- 不随鸳鹭朝天去,遥想蓬莱台阁重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仓部萧员外院长存
- 无为倦羁旅,一去高飞翻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送豆卢策秀才
- 执事颇勤久,行去亦伤乖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答裴丞说归京所献
- 时迁迹尚在,同去独来归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同德精舍旧居伤怀
- 朱门严训朝辞去,骑出东郊满飞絮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杂言送黎六郎(寿阳公之子)
- 日暮风雪起,我去子还城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(留别朋友兼示诸弟)
- 念我室中人,逝去亦不回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伤逝(此后十九首,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
- 著书复何为,当去东皋耘。 -- 出自唐·韦应物·任洛阳丞请告一首
- 若使一朝俘上去,不如制命死扬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扬州
- 押出相公州界去,真州城里榜安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白兵送我扬州去,惟恐北军来捉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杀我混同江外去,岂无曹翰守幽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纪事
- 子胥流向江南去,我独他皇夜走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真州杂赋
- 明朝方觉田文去,追骑如云可柰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真州杂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