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5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芳草断烟南浦路,和别泪,看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江城子·赏春
- 空床卧听南窗雨,谁复挑灯夜补衣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半死桐·重过阊门万事非
- 君看六幅南朝事,老木寒云满故城。 -- 出自唐·韦庄·金陵图
- 千载休谈南渡错,当时自怕中原复。 -- 出自明·文征明·满江红·拂拭残碑
- 去年射虎南山秋,夜归急雪满貂裘。 -- 出自宋·陆游·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
- 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
- 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滕王阁诗
- 渡江天马南来,几人真是经纶手。 -- 出自宋·辛弃疾·水龙吟·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
- 云外好呼南去雁,系书先为报江乡。 -- 出自明··九日登清水营城
- 人情已厌南中苦,鸿雁那从北地来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蜀中九日 / 九日登高
- 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 -- 出自·陆游·秋波媚•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
- “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北畔是山南畔海,只堪图画不堪行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-- 出自··
- “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”全诗翻译赏析 -- 出自··
- 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,影落明湖青黛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
- 思君楚水南,望君淮山北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
- 紫阁连终南,青冥天倪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子有所思行
- 小臣拜献南山寿,陛下万古垂鸿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行
-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,白日球猎夜拥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行其三 (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)
- 淮南望江南,千里碧山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赠从弟宣州长史昭
- 溪当大楼南,溪水正南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
- 此僧本住南天竺,为法头陀来此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僧伽歌
- 鞍马月桥南,光辉歧路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
- 仍传语,江南父老,时与晒渔蓑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满庭芳·归去来兮
-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,天教夫子休乔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满江红·忧喜相寻
- 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卜算子·蜀客到江南
- 行尽江南南岸、此淹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南歌子·见说东园好
- 北人堕泪南人笑,青嶂无梯闻杜鹃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竹枝词
- 余生欲老南海村,帝遣巫阳召我魂[1]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澄迈驿通潮阁二首
- 远客来自南,游尘昏岘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岘山
- 潮阳太守南迁归,喜见石廪堆祝融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登州海市
- 我缘在东南,往寄白发余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饮酒二十首
- 东望七闽,南望五岭,览群山之参差,俯章贡之奔流,云烟出没,草木蕃丽,邑屋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虔州八境图八首(〔原无引,据它本补。〕)
- 苏子曰:此南康之一境也,何従而八乎? -- 出自宋·苏轼·虔州八境图八首(〔原无引,据它本补。〕)
- 从我来海南,幽绝无四邻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杂诗十一首
- )枵然思南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
- 踏遍江南南岸山,逢山未免更留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
- 五年一梦南司州,饥寒疾病为子忧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答贾耘老
- 少小家江南,寄迹方外士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戴道士得四字代作
- ?道人晓出南屏山,来试点茶三昧手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
-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,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
- 明朝出城南,遗迹观楚魏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
- 浩荡城西南,乱山如玦环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
- 雄心欲搏南涧虎,阵势颇学常山蛇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
- 袖中正有南风手,谁为听之谁为传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?此诗为黄庭坚作?
- 公诗拟《南山》,雄拔千丈峭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寄天选长官?此诗为释道潜作?
- 似闻人世南风热,日上墙东问几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夫人阁四首
- 斩艾蓬藋,南东其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劝农六首
- 自从毡裘南渡沔,襄阳无事多春游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襄阳乐
- 为君栽向南堂下,记取他年著子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