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4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四个字的诗句
- 玉局西南天一角,万人沙苑看孤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
- 悠然见南山,意与秋气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
- 西征忆南国,堂上画潇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
- 薰风自南来,殿阁生微凉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?并引?
- 北客随南贾,吴樯间蜀船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荆州十首
- 北雁来南国,依依似旅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荆州十首
- 飘然东南去,江水清且暖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
- 我是江南旧游客,挂冠知有老萧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
- 殷勤峤南使,馈饷扬州牧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,
- 眷予东南来,野饭煮芹蓼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寄天选长官?此诗为释道潜作?
- 笑指西南是归路,倦飞弱羽久知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
- 忆过济南春未动,三子出迎残雪里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
- 人间无南北,蜗角空出缩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
- 小桥过南浦,夹道多乔木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李氏园(李茂贞园也,今为王氏所有。)
- 试上城南望城北,际天菽粟青成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
- 头白江南醉司马,宽心时复唤殷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田仲宣见赠
- 君为江南英,面作河朔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
- 我行无南北,适意乃所祈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
- 子亦东南珍,价重不可算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
- 暮宿淮南村,已渡千山赤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过淮
- 问君谪南宾,野葛食几尺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
- 独秀江南知有意,要三二别四三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
- 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别海南黎民表
- 我欲东南去,再观双桧苍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种德亭
- 记取江南烟雨里,青山断处是君家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赠王寂
- 胡为适南海,复驾垂天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次前韵寄子由
- 文王化南国,游女俨如卿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汉水
- 扁舟下南来,逸驾追鸣鹄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?此诗为释道潜作
-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,天教酿酒醉先生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蜜酒歌
- 怀哉江南路,会作林下逢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路都曹
- 君家江南英,濯足沧浪水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欧阳辩监澶州酒
- 太华西南第几峰,落花流水自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黄精鹿
- 茶为西南病,岷俗记二李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送周朝议守汉州
- 茫茫海南北,粗亦足生理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和陶止酒
- 恰似江南送客时,中流回头望云巘。 -- 出自宋·苏轼·郭熙画秋山平远(潞公为跋尾。)
- 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凯风
- 凯风自南,吹彼棘薪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凯风
- 以雅以南,以龠不僭。 -- 出自先秦·诗经·鼓钟
- 东城边,南陌上,正日烘池馆,竟走香轮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庆清朝慢·禁幄低张
- 凝旒望南云,垂衣思北狩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枢密韩公、工部尚书胡公
- 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登岳阳楼
- 尚怜终南山,回首清渭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
- 金粟堆南木已拱,瞿唐石城草萧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
- 近接西南境,长怀十九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杂诗二十首
- 为问淮南米贵贱,老夫乘兴欲东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闷十二首
- 西取邛南兵,北断剑阁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草堂
- 错磨终南翠,颠倒白阁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渼陂西南台
- 湖城城南一开眼,驻马偶识云卿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末以事之东都,湖城东遇孟云卿,复归刘颢
- 半陂已南纯浸山,动影袅窕冲融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渼陂行
- 且喜河南定,不问邺城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忆弟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