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不愁南浦暗,归伴有姮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晚归
- 凤城南陌他年忆,杳杳难随驿使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花诗输一首
- 君卧南阳惟畎亩,我行西路亦风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韵答彦珍
- 遥望南山堪散释,故寻西路一登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成字说後与曲江谭君丹阳蔡君同游齐安
- 一见南飞雁,江边肯更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
- 湡浯南望重重绿,章水还能向此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题程公辟物华楼
- 强行南仕莫辞勤,闻说田园已旷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寄陈正叔
- 观风南国最,应宿紫宸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见远亭上王郎中
- 雁飞南北三两回,回首湖山空梦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张公仪宰安丰
- 画船南北水遥通,日暮幅巾篁竹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宁府园示元度
- 我友南山居,笑谈解人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今日非昨日
- 弹作南风歌,歌罢坐长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朝日一曝背
- 一作南阳北阻雪我行滞宛许,日夕望京豫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归阻雪
- 久废南山田,叨陪东阁贤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题长安主人壁
- 县城南面汉江流,江涨开成南雍州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登安阳城楼
- 今日南归楚,双飞似入秦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
- 未有南飞雁,裁书欲寄谁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
- 樵牧南山近,林闾北郭赊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
- 直与南山对,非关选地偏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
- 我家南渡头,惯习野人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张祥之房陵
- 便就南亭里,余尊惜解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
- 高枕南山南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京还赠张(一作王)维
- 便就南亭里,馀尊惜解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(一作张七及辛大见
- 送客南昌尉,离亭西候春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送韦城李少府
- 归去南江水,磷磷见底清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自豫章南还江上作
- 路绕南登岸,情摇北上旗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
- 橘柚南中暖,桑榆北地阴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别乡人南还
- 既起南宫草,复掌西掖制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呈耿广州
- 枝长南庭树,池临北涧流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与弟游家园
- 乐因南涧藻,忧岂北堂萱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
- 独攀南国树,遥寄北风时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
- 水闻南涧险,烟望北林繁。 -- 出自唐·张九龄·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
- 始逢南陌,复集东城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,从一韵至七
- 故人南台旧,一别如弦矢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,因令属和
- 清淮南岸家山树,黑水东边第一栽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
- 东城南陌昔同游,坐上无人第二流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寄毗陵杨给事三首
- 飘飏南陌起东邻,漠漠濛濛暗度春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柳絮
- 昔忝南宫郎,往来东观频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
- 九疑南面事,尽入寸眸中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海阳十咏·切云亭
- 远取南朝贵公子,重修东观帝王书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
- 旧闻南方多长老,次第来入荆门道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
- 不改南山色,其馀事事新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初至长安
- 暂入南宫判祥瑞,还归内殿阅图书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蒙恩转仪曹郎,依前充集贤学士,举韩潮州自
- 凤楼南面控三条,拜表郎官早渡桥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
- 阅书南轩霁,縆瑟清夜阑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
- 一曲南音此地闻,长安北望三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相和歌辞·采菱行
- 衣冠南渡远,旌节北门雄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
- 闲步南园烟雨晴,遥闻丝竹出墙声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和乐天南园试小乐
- 行到南朝征战地,古来名将尽为神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自江陵沿流道中
- 霜凝南屋瓦,鸡唱后园枝。 -- 出自唐·刘禹锡·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