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3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老倒南泉,可知礼也。 -- 出自宋·释可封·颂古三首
- 惊杀南山白额虎。 -- 出自宋·释亮·偈颂七首
- 楚江南畔,甬水东边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天台南岳,峨嵋五台。 -- 出自宋·释了惠·偈颂七十一首
- 未审南泉庭下花,几人看了梦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释了一·颂古二十首
- 搭向南屏山角头,千古万古少人见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偈颂二十二首
- 金刚南际老番王,反著襕衫入大唐。 -- 出自宋·释明辩·颂古三十二首
- 一夜南风移斗柄,明朝烟柳不关春。 -- 出自宋·释明辩·颂古三十二首
- 自从南北分枝派,搅动江西十八滩。 -- 出自宋·释普宁·竹溪
- 折鹤南翔何日返,香云不运春风转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洽·和葛天民南翔寺韵
- 别虽,南斗七兮北斗八。 -- 出自·释钦·颂古三首
- 都在南山掌握中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偈颂十八首
- 衣冠南纪瞻鸣凤,云雨东山起卧龙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贺洪阳岩帅闽
- 回首南园旧城阙,断烟荒树更伤神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京口时楚寇侵维扬
- 最愁南北犬惊吠,兼恐北风鸿退飞。 -- 出自宋·释善珍·小雪
- 浩然南北与西东,自笑今为白发翁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解嘲十绝呈浩西堂
- 东西南北路,一十二三年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遣怀
- 路入南云下,江回隔近村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感恻
- 石桥南畔路,岑渚复幽奇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咏道中所见
- 此身南复北,双鬓易苍浪。 -- 出自宋·释绍嵩·客思
- 薰风南来,凉生殿阁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大慧禅师赞
- 分袂南湖十数春,近闻华搆策奇勋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贺友山新建成东皋接待
- 老倒南山犯真律,三生凿破寒岩石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律宗玉维那三人礼石佛求语
- 常记南泉提起处,刈禾鎌子快如风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偈颂一百四十一首
- 东西南北漫抬眸,不知已过新罗国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颂古四十四首
- 莫谓南枝能放花,傍分北秀亦堪夸。 -- 出自宋·释师范·花光十梅·一枝横出
- 天台南,石桥北,观音寺裹有弥勒。 -- 出自宋·释昙华·积善普长老请赞
- 历阳南望极,岸远石城危。 -- 出自宋·释惟凤·送史馆李学士任和州
- 归到南岩秋欲晚,山栗正肥山稼满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送僧
- 念郎南行在桂林,蛮风瘴雨众毒侵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思还人四方四首
- 胡雁南翔已尽回,闺中不见寄书来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边思
- 由来南浦伤离日,不似西堂得句时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春草
- 东西南北人,寂寞住岩涧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吾身
- 分讲南山日,人推学问精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哭复荆山
- 宁作南山松,毋为广厦材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嵬嵬山石行
- 万里南中路,秋风几驿亭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送赵寒泉重宰南中邑
- 朝采南涧芹,莫撷东篱荠。 -- 出自宋·释文珦·食荠
- 饱杀南泉水牯牛。 -- 出自宋·释文准·偈十二首
- 射杀南山老大虫,行人从此路头通。 -- 出自宋·释悟本·遣僧通嗣书
- 会逐南帆便,乘秋寄此吟。 -- 出自宋·释希昼·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
- 独爱南楼月,终期宿此吟。 -- 出自宋·释希昼·寄河阳察推骆员外
- 万里南来川藞苴,奔流度刃扣玄关。 -- 出自宋·释咸杰·送先知客
- 不问南来北来,东去西去,须信长年不出户。 -- 出自宋·释心月·偈颂一百五十首
- 好是南山射石虎,纵饶没羽亦徒为。 -- 出自宋·释心月·颂古二十一首
- 错向南来犹自可,归乡一错更难追。 -- 出自宋·释心月·送寂照庵归蜀
- 塞雁南来已北归,乡心空逐暮云飞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初夏客怀
- 路歧南北成如此,聚散情怀恰似君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得方山人书因有所怀
- 故人南北路漫漫,旧信重将子细看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读朋友旧书
- 水到南徐围铁瓮,山从北固抱金陵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纪感
- 自怜南北身无定,相隔江山梦亦疎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寄新冶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