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4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
- 高标胜韵点人寒,残雪疎篱是水南。 -- 出自宋·张道洽·梅花七律
- 蓓蕾梢头破晚寒,风流无限涧之南。 -- 出自宋·张道洽·梅花七律
- 莹彻无瑕照眼寒,无边春意满溪南。 -- 出自宋·张道洽·梅花七律
- 万里中原消息断,赖能带得过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吴锡畴·闻雁
- 洛阳令尹举孝廉,三冬喜爱照河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凤·怀古题雪十首·长安落雪
- 拂石题诗满袖岚,寻僧又过竹溪南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访僧邻庵次韵
- 万国兵尘犹满目,一篙春水忆江南。 -- 出自·马一浮·松生垂询近状,书此奉简
- 且喜春光真到眼,依稀风物认江南。 -- 出自·洪传经·车中口号
- 一片布帆双桨雨,稳摇诗梦到江南。 -- 出自近代·张瑞玑·题吴山民江南归棹图
- 唯有登楼心不惬,乱云堆雾锁东南。 -- 出自宋·陈舜俞·南阳春日十首
- 官渡梅花应照水,香清回首忆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腊月三日
- 僧庐隐映林木杪,平圮道谷出水南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题画卷
- 屈产昔曾空冀北,人生只合住江南。 -- 出自明·黄云·次吴工部夜集韵兼述鄙意
- 请唱德山歌一曲,却能打鼓似关南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恭州报恩长老宣公以四偈见别用韵为谢
- 朝廷共仰辰之北,羁旅长留斗以南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蜀江
- 陈郎挽我十日住,掉头不顾自有南山期。 -- 出自宋·陈东之·游沃洲山
- 入手功名如此耳,人间看北会成南。 -- 出自宋·陈杰·送林一甫试浙漕二首
- 当日二程门下士,独分此道过来南。 -- 出自宋·陈宓·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
- 行当看我飞云顶,并取春魁压斗南。 -- 出自宋·陈廷光·小山见梅
- 王氏有诗旌橄榄,可怜遗咏在巴南。 -- 出自宋·程敦厚·余甘子
- 不建侯藩控西北,别求何策保东南。 -- 出自宋·程康国·伏阙辞归
- 惆怅春风倦游梦,木兰亭上望淮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梦中作
- 风情最苦汤公子,家世衣冠旧汝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简汤及翁
- 休学丁仙返辽左,聊同庾老赋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同陈养晦兵后过邑
- 蜀木似桤成底用,盛时名字落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张道士求桤林诗
- 日暮征鸿落何处,似将风景过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邓允端·秋兴
- 老眼试寻天下看,岂无颇牧在东南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赠风鉴曹老眼
- 地下丽华应有语,不因玉树失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悲歌五首
- 鼓钟下竺寺连上,香火北高峰胜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
- 万马昔从行漠北,一蓑今得老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得老
- 擘麟行酒海深浅,系雁传书天北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怀惭
- 何似仁王高阁上,倚栏闲唱望江南。 -- 出自宋·福州僧·题壁二首
- 凡心洗涤今无妄,仙迹微茫要指南。 -- 出自宋·高攀·大涤洞天留题
- 浅绿深红映夕岚,子规声在虎溪南。 -- 出自宋·葛绍体·小憩梵安寺
- 浅薄承恩愧无补,原歌风雅继周南。 -- 出自宋·过孟玉·再扈从游小山二首
- 水透山阿朝北坎,山开井势拱离南。 -- 出自宋·何群·降真岩
- 九锁山门云上下,一峰天柱殿西南。 -- 出自宋·胡衍·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
- 月下辞归休秉烛,要将清梦过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李处权·陪德孺游徐氏园池
- 过庭若问论诗礼,应问从谁学指南。 -- 出自宋·李侗·舍上辞归罗豫章先生
- 长河无鲤来东北,远梦随月转西南。 -- 出自宋·李复·寄旧同游
- 岁晚行人风雪里,也须障面过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李龙高·驿梅
- 才子不知汾水上,仙人长在大江南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
- 至竟银钩并铁画,相传梅北到天南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次韵呈明侍郎邦衡
- 忽有尺纸如春蚕,遗音石笋天一南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曲江进士题名遍,安用山人起水南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
- 束带肯为儿辈屈,悠然兴在此山南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
- 人天相距尺有咫,雷电六丁绕吾南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赠藩道士祈雨
- 一代风流独老庵,再扶道胍起东南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
- 汗简杀青推老手,未应留滞只周南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
- 他年父老还能说,道上书生为指南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张府君挽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