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3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
- 遥忆前朝己巳年,六龙此去未南旋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谷歌四首
- 十八盘山北去赊,顺川流水落南涯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边词十三首(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两鬓从添镜里霜,十年听遍江南雨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湘汉秋晴图
- 自惭定乱匪铅椠,束缚经传事南亩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梁园饮酒歌
- 春来无日不轻阴,薄雾寒云满南浦。 -- 出自明·杨基·癸丑元日
- 近水莫瀛乱交趾,羽书牙璋遍南中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
- 上将简书回北极,中丞勋业冠南台。 -- 出自明·杨慎·中丞白泉汪公生辰值安南款报至
- 自有长筵欢不极,还将彩服咏南陔。 -- 出自唐·苏颋·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
- 圣主降情延北内,诸侯稽首问南禅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
- 深愧故人怜潦倒,每传仙语下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蜀国欧阳学士
- 犹得吾师继颂声,百篇相爱寄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
- 林下钟残又拂衣,锡声还独向南飞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送略禅者归南岳
- 僧外闲吟乐最清,年登八十丧南荆。 -- 出自唐·齐己·寄赓匡图兄弟
- 城见远山应北岳,野多空地本南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
- 十里城中一院僧,各持巾钵事南能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题平等院
- 河擘双流岛在中,岛中亭上正南空,蒲根旧浸临关道,沙色遥飞傍苑风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题河中亭子
- 万里重阴鸟不飞,寒沙莽莽无南北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
- 泪痕满面对残阳,终日依依向南北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
- 重阴白日落何处,秋雁所向应南方。 -- 出自唐·刘商·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
- 杨柳逶迤愁远道,鹧鸪啁哳怨南枝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伤春赠远
- 明日分飞倘相忆,只应遥望西南天。 -- 出自唐·独孤及·东平蓬莱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
- 湘浦波春始北归,玉关摇落又南飞。 -- 出自唐·吴融·新雁
- 试向濯龙门上望,不教车马胜南阳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内中帖子词·太上皇后阁
- 晓人燕山雪满旌,归心常与雁南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思乡岭
- 柏署行分秦地月,棠阴好在召南诗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
- 失马未须嗟北塞,过关重约使南阳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友生失意
- 阴壑水声多北注,晴峰云影尽南飞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柳河馆
- 日日思量到此间,先知巽穴下南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夔·题墓石
- 胡人琵琶弹北风,汉家音信绝南鸿。 -- 出自唐·李如璧·明月
- 荡海吞江制中国,回天运斗应南面。 -- 出自唐·张鼎·邺城引
- 叠嶂入云藏古寺,高秋背月转南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舍弟
- 寂寂山城风日暖,谢公含笑向南枝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韦润州后亭海榴
- 向晚风吹庭下柏,犹疑琴曲韵南薰。 -- 出自唐·张濯·题舜庙
- 一路接天连楚界,两峰拔地镇南夷。 -- 出自唐·周渭·游兼山
- 江岸梅花雪不如,看君驿驭向南徐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送别
- 若爱春秋繁露学,正逢元凯镇南荆。 -- 出自唐·杨凭·送客往荆州
- 九衢懽游尚故处,一日忽在终南峰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随州闻刘易入终南山
- 怀归抚事若饥渴,恨无羽翼西南飞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会诗
- 闻道春流下斗门,扁舟应得解南村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水浅舟滞解闷十绝
- 河上青青榆叶稀,湘童何日报南归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忆南中兄弟
- 陈蕃高才虽少对,辟书聊慰汝南民。 -- 出自宋·郑獬·送蔡同年守四明
- 相见去留终不改,只应同里与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离京兆日独里人叶舜举秘丞胡从道户曹远饯至
- 身寄秦川紫翠间,举头行坐对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马上见华山
- 白发亲庭宽北望,青帘客舫喜南飞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吕监簿归淮南侍下
- 燕姬一曲声未终,交臂方携忽南棹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盛君方
- 高冠大笏尽知己,行矣得意东南还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送吴判官
- 七夕三庚共此辰,风迎西火转南薰。 -- 出自宋·强至·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
- 三素云飞依北极,九农星正见南方。 -- 出自宋·许将·句
- 冷对酒尊傍,无语含情,别是江南信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醉花阴·月幌风帘香一阵
- 乘把小红娱老眼,他时细说淮南春。 -- 出自宋·吴则礼·次坰寻春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