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四海九州,茫茫东北,渺渺西南。 -- 出自宋·王质·泛兰舟·萧萧乌帽黄衫
- 九重圣孝绝今古,矞云丽昼南山高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韵答阵梦锡十首
- 潮乎可奈才力老,甫也尚为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寄乡中亲友二首
- 功名迫逐可得辞,等闲莫咏南山粲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次朱必先与师是唱酬韵
- 今日供人行李,向来梦里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铜官道中二首
- 我生嗜学类贪夫,婪酣欲诉南山竹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谢翟元卿诗卷见投
- 道人毫端妙用,幻出烟水淮南。 -- 出自宋·陈造·题别浦远来舟图
- 击楫凄凉千古意,怅怏衣冠南渡。 -- 出自宋·韩淲·贺新郎·万事佯休去
- 锦城春色移根,丽姿迥压江南地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水龙吟·锦城春色移根
- 此去马蹄何处,山万叠、济水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礼·满庭芳·雪满貂裘
- 闻道当年父老,记梅福、曾隐南昌。 -- 出自宋·阮阅·锦堂春/锦堂春慢
- 波素儘熬瀚海,虎形不待盐南风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盐井
- 正卉木雕零,蛩螀韵切,宾雁南翔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木兰花慢·对金商暮节
- 唐贤正笔久寥落,忽此相遇南海隅。 -- 出自宋·郑刚中·道者寮成人为书额拟成一诗
- 一时卢骆五杨辈,万里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弥逊·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
- 世人龊龊例卑嘶,枪榆不识南冥飞。 -- 出自宋·邓肃·寄德裕县丞
- 又只恐、谁家一声羌笛,落尽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张焘·恨欢迟/恨来迟
- 谁言造化没偏颇,半开何独南枝暖。 -- 出自宋·张焘·踏莎行·阳复寒根
- 孤高自比西山洁,澹泊宁甘南巷贫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移竹次林英伯韵四首
- 荆门道,在何许,万里迢迢入南楚。 -- 出自宋·曹勋·荆门道
- 惭无用舍行藏道,有愧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单普二首
- 向来曾试西垣策,只今聊绾南丰绶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建昌守杨吉老得居湖州山间作亭於上名曰弁辉
- 便当携此上青云,天子方深南北虑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张绍贤以诗索佩刀次韵复还之
- 秋去云鸿,春深花絮,风雨随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吴儆·念奴娇·相逢恨晚
- 后持不遇东坡老,前辈今无南涧翁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
- 谁知今代甘盘学,宽尽吾皇南顾忧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钱史开府奉祠归四明
- 凝神处,九苞丹凤,翔舞在山南。 -- 出自宋·吕胜己·满庭芳·丹雘浮空
- 自从汉武置两郡,黎人始与南州通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送万耕道帅琼管
- 承天院记顾何罪,一斥致死南海滨。 -- 出自宋·楼钥·跋余子寿所藏山谷书范孟博传
- 是时熊湘介二国,北有蜀壘南吴牖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
- 明年早赴东郊迓,未论渠侬南北西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送春四首
- 昔我来时春正好,舞絮□飞南陌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念奴娇·江南到处
- 蕙肴时展朝暮奠,蒲席快分南北风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真妃祠
- 谢安王导亦可罪,至今遂使南北分。 -- 出自宋·赵善括·过金陵有感和韵
- 何人重记西山雨,老我空伤南浦春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
- 安眠一枕西窗晓,饱饭十分南亩秋。 -- 出自宋·虞俦·七月十四日夜大雨彻晓方止田家云早晚禾自此
- 君知龙门不易陟,颇欲乞书南郡胡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
- 旧来绝叹茶山行,今日重悲南涧泉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寄韩仲止主簿
- 作诗政欲江山助,老矣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题沈弟所作短轴
- 家家节物竞今朝,风俗未分南北遥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元日寄成父四首
- 夏旱更忧秋旱,江南未卜湖南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赠别周文显三首
- 迩来寂寞谁嗣焉,先生筑屋南山边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别韩尚书
- 雁来海角平安讯,春到湖边南北枝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送潘端叔
- 无何奄忽室人丧,系舟复在南山侧。 -- 出自宋·赵蕃·吴审知
- 昨夜风声何处度,典型犹在南山。 -- 出自宋·陈亮·临江仙·五百年间非一日
- 皇州近,扁舟载去,春色冠东南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满庭芳·云绕花屏
- 纷巾羽扇夏日静,鸣鸠乳燕南风长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访建康留守
- 燕语侵愁,花飞撩恨,人在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张履信·柳梢青·雨歇桃繁
- 更筹易促愁分袂,又作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郭应祥·鹧鸪天·万里澄空没点云
- 四十男儿当富贵,谁念漂零南北。 -- 出自·李好古1·酹江月/念奴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