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2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
- 白袍只作东土音,黑头曾射南宫策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骑马行答赠吴中张子潜乡贡
- 盖世功名人共许,赤手欲搏南山虎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郑府判秋闱行
- 今夕何夕天气好,虞琴初奏南薰弦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寿宪使大卿
- 信马贪看春意,不如错过村南。 -- 出自宋·范浚·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
- 用宾屡扬北上鞭,大隐荐鼓南游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题徐仲彬达观亭
- 黄云一望千万里,莫辨东西南北阡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官田行
- 徽之朝挹西山爽,退之晓望南山棱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
- 潮生潮落东西浙,云去云来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黄庚·江湖伟观
- 嗟哉画有蠹损时,斯图寿比南山久。 -- 出自宋·蒋晋·翠屏列画
- 帝曰老臣重休息,方且畀汝南阳田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
- 玄冥此来事游戏,剪水作花南到地。 -- 出自宋·刘志行·尧山冬雪
- 当日兰台,后来菊圃,苗裔江南北。 -- 出自宋·陆文圭·念奴娇·茂林修竹
- 疲氓崎岖上转粟,旧业荒落南窥嶷。 -- 出自宋·闾丘泳·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
- 从今嵩高雅颂手,那数韩子南山诗。 -- 出自宋·闾丘泳·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
- 试开戛玉敲金口,说与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罗烨·小说引子
- 六王失国四海归,秦皇东刻南巡碑。 -- 出自宋·莫济·次韵梁尉秦碑
- 远利安蛮福及人,公行公行南中春。 -- 出自宋·彭龟年·送任守赴邕管
- 羡君真比道州政,间饮醇酒南山阳。 -- 出自宋·史尧弼·赠友人
- 青山步障五百里,犹有赠行南北云。 -- 出自宋·释宝昙·奉川道中四绝
- 贺兰饱鲜芳醉醇,啮指不仇南霁云。 -- 出自宋·释居简·哀三城
- 惟有陶靖节知缝罅,悠然见南山,笑傲东篱下。 -- 出自宋·释妙伦·偈颂二十二首
- 攒眉切齿归来日,痛骂国师南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释普济·送祖达侍者
- 镇州出大萝卜头,是他亲见南泉。 -- 出自宋·释如珙·赵州和尚赞
- 通身是口挂虚空,不管东西南北风。 -- 出自宋·释如净·风铃
- 旧破苔钱画断云,放出寒格南枝北枝,一花两花三四花。 -- 出自宋·释绍昙·偈颂一百零四首
- 帆来帆去朝还暮,老尽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释行海·江上
- 害人白额犹未尽,纷纷不独南山头。 -- 出自·释印·周侯祠
- 黄芦淮上东西岸,明月渡头南北船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- 虚空那碍东西壁,明月解随南北舟。 -- 出自宋·释正觉·禅人写真求赞
- 阿师脚跛不能行,休对乾峰南岳去。 -- 出自宋·释智遇·云门大师赞
- 行行思古人之言,无可不可,南北东西但唯我。 -- 出自宋·释重顯·送清杲禅者
- 来世受身时,愿同生佛国,和南贤圣众。 -- 出自宋·释遵式·放生慈济法门
- 相见岭头相见少,北风吹却南翁倒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归至相见岭喜见紫海
- 北南百谷会江海,镇亭下注南山潭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出入二岭行
- 笙歌夜倚东风醉,粉黛春从南国来。 -- 出自宋·宋无·姑苏台
- 其穷不屑涸辙鲋,其高乃况南方鵷。 -- 出自宋·苏颂·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
- 绣袂吾徒强掺执,解手一举南飞鸿。 -- 出自宋·苏籀·送范比部持节广东
- 断虹阁尽芳草雨,孤雁点破南云秋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登楼
- 模放已逼东篱真,经营况似南村宅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赏赋诗以道其志继
- {景文}闲馆邃风来迥野,{南卿}隔楼斜日转疎林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避暑烟水亭与王景文回纹联句一首
- 千山送客东西路,一树照人南北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曙·句
- 扬州自昔镇平野,东控七泽南瓯闽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赠向扬州
- 也知方丈安禅处,解笑东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鲜于侁·题灵岩
- 惜无人健笔,载歌谣事,诧东南好。 -- 出自宋·鲜于枢·水龙吟 拱北楼呈汉臣学士 郁氏续书画题跋记
- 揭阳多士天下都,声名籍籍南海隅。 -- 出自宋·徐璋·送举人
- 此机不属上下中,此机非西南北东。 -- 出自宋·杨简·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
- 尊卑两尽君臣义,朝夕争趋南北衙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分蜂
- 潮生潮落东西浙,云去云来南北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送友人之武林
- 百年离合悲欢事,一笑东西南北程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江山送客次韵
- 香炉近出陂陁侧,云黄复在南山东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