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在第10个字的诗句
南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
- 公孙计策嗟无用,天与南朝作霸基。 -- 出自唐·孙元晏·宋·大岘
- 新春蕊绽訾家洲,信是南方最胜游。 -- 出自唐·陆弘休·和訾家洲宴游
- 满湖菱荇东归晚,闲倚南轩尽日愁。 -- 出自唐·吴商浩·水楼感事
- 落叶上青衫,携家赴岭南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送沈天锡赴始兴司户
- 长因夜月全开户,独为南山不下帘。 -- 出自宋·赵湘·留连李寺丞吟诗阁
- 一别中原俱老大,再来南国见风流。 -- 出自唐·洛中举子·赠妓茂英
- (愿与竟陵陆羽尝佐岭南连帅李复幕府。 -- 出自唐·郑遨·与罗隐之联句
- (《题藏舟浦花》,见《南部新书》)金殿圣人看纵笔,玉堂词客尽裁诗。 -- 出自唐·郑遨·与罗隐之联句
- 曾在天台山上见,石桥南畔第三株。 -- 出自唐·景云·画松
- 情人取次几淹留,别后南州与北州。 -- 出自唐·护国·别盛安
- 闷即乘龙游紫府,北辰南斗逐君行。 -- 出自唐·太乙真君·送紫微处士酒
- 龙褒有何罪,天恩放岭南。 -- 出自唐·权龙褒·岭南归后献诗
- 衡岳宽临北,君山小近南。 -- 出自元·李齐贤·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
- 从今更益无疆寿,高并南箕更上 -- 出自元·沈禧·鹧鸪天·购得南山万岁杉
- 能坚北岭冰霜操,不竞南园桃李 -- 出自元·沈禧·鹧鸪天 咏红梅寿守节妇
- 笑问梅花信,春已到枝南。 -- 出自元·舒逊·水调歌头 寿贞素兄
- 顾曲周郎今已矣,满江南、谁是知音客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贞·贺新郎 沙德润、任以南相兴追和费酸齐琵琶
- 得句池塘怀别远,伤情南浦送行人。 -- 出自·袁华·春草池绿波亭
- 几年薪胆泣孤婴,一夕南风马角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
- 玛瑙坡头,珊瑚树底,江南别是春光。 -- 出自元·陶宗仪·一萼红 赋红梅,次郭南湖韵
- 看东苑蔷薇,西州芍药,南雁书空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阑花慢
- 壬癸北方添肾水,丙丁南岳*真香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阳
- 公决要觅清凉,兆府城南登阁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昼夜乐 藏头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三
- 碧草莫伤春浦,冠盖东南,几多行客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夺锦标 君卿宣慰来别,索鄙作赆行,赋乐府
- 时初夏桐阴满庭,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,凤麟飞走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为通议西溪兄寿
- 丝竹东山如有约,烟花南部旧知名。 -- 出自元·王恽·浣溪沙 赠朱帘绣
- 五载归来,中台无事,江南芳草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水龙吟 予诞日,不得与儿子必复相会聚者凡
- 归来尽,不妨诗笔,颠倒南溟。 -- 出自元·张之翰·沁园春 至元戊子冬,国子司业李君两山以春
- 北归人未老,喜依旧,著南冠。 -- 出自元·陈参政·木兰花慢 送陈石泉自北归 志雅堂杂钞
- 但无言、手捉玉连环,东南指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满江红 病中又次前韵
- 十月,公以行部复过济南,见公于皇华驿,退以鄙怀作乐府一篇献于公,以发一笑,其亦古人所谓情动于中,而形于言十载京华,也曾是、飘零狂 -- 出自元·刘敏中·满江红 至元丙戌,敏中兴广平安思承同为御
- 谁知万古中天月,只办南楼一夜凉! -- 出自元·刘因·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
- 多事春风,年年绿遍江南草。 -- 出自元·吴存·点绛唇 春梦
- 日日春阴只欲眠,强寻南陌复东阡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春雨漫兴
- 乍别榆关秋梦迥,向江南、睡足菰蒲雨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颜·贺新郎 归雁用刘季和韵
- 千年陈迹,一时胜概,东南宾主。 -- 出自元·张野·水龙吟 登滕王阁
- 他年与君归老,向*山、南北水西东。 -- 出自元·张野·木兰花慢 为李廷弼再举孙雏之庆
- 向北海波心,生擒白虎,南山火里,捉住青龙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纯·沁园春 赠安间子周高士
- 天教余庆属伊人,争看南山梓。 -- 出自元·朱思本·烛影摇红 寿郑梅庵 强村丛书用吴匏庵钞贞一
- 满地黄芽□白雪,辉腾南北西东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临江仙·促取一年中日月
- 要得谷神不死,好住西南村里,更莫起狐疑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水调歌头 授回阳子口诀
- 青山江上何曾老,曾见南人是北人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江南曲中原万里莽空阔,山过长江翠如泼。
- 雁声连漠北,鱼味胜江南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八月至直沽
- 送人杨柳色,今日是江南。 -- 出自明·张以宁·渡江
- 芭蕉小苑垂双实,茉莉南州压万花。 -- 出自明·汪广洋·岭南杂录(十首)
- 欲传归客沉冥意,写寄南堂水墨图。 -- 出自清·陈曾寿·湖斋坐雨
- 更得黄鹂将粉蝶,东西南北说风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诗十首
- 江路北来通汉水,土风南去接荆蛮。 -- 出自宋·孙仅·句
- 谁解古今都是幻,大槐南畔且留连。 -- 出自当代·梁羽生·七绝
- 年年今日强登高,独立南峰北向号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三月十九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