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5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五个字的诗句
- 俯仰觚棱十载间,肩舟江海得身闲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赴杭倅至汴上作
- 人生迕意十八九,月得解颜能几度。 -- 出自宋·秦观·答朱广微
- 深林土翦十取一,百牛连鞅摧双辕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杂曲歌辞·行路难三首
- 檐下疏篁十二茎,襄阳从事寄幽情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
- 伯瑜年七十。 -- 出自魏晋·曹植·灵芝篇
- 辛勤奉养十余人,上有慈亲下妻子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寄卢仝
- 苗裔当蒙十世宥,岂谓贻厥无基阯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寄卢仝
- 来请来觐,十百其耦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元和圣德诗
- 尊酒相逢十载前,君为壮夫我少年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赠郑兵曹
- 尊酒相逢十载后,我为壮夫君白首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赠郑兵曹
- 识一已忘十,大同细自殊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别赵子
- 人皆期七十,才半岂蹉跎。 -- 出自唐·韩愈·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
- 如今才是十三夜,月色已如玉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好事近·月未到诚斋
- 蚕麰今岁十分强,催得农家日夜忙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桑茶坑道中八首
- 看他补到十六七,满得十分亏二分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
- 如今判却十程住,何策更与阳侯争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池口移舟入江,再泊十里头潘家湾,阻风不至
- 青天白日十分晴,轿上萧萧忽雨声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明发房溪二首
- 向来一别十番秋,消息中间风马牛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张器先十绝
- 说著长峰十日愁,夜来发处四更头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过长峰迳遇雨,遣闷十绝句
- 只道花无十日红,此花无日不春风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腊前月季
- 惠山一别十年强,雪後精神老更苍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横林望见惠山,寄怀尤延之三首
- 眠云跂石十余年,回首抛官一瞬间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三首
- 一径芙蓉十万枝,唤作春风二月时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跋吴箕秀才
- 淮北蒲萄十月熟,纵可作羓也无囱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初食大原生蒲萄,时十二月二日
- 抛官放浪十三年,底事今年病嬾残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五月十六夜,病中无聊,起来步月五首
- 浅暖疏寒十日晴,桃花红暗李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东园晴步二首
- 月到梢头十倍明,风来叶底百分清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寄题朱景元直节轩二首
- 五月炎天十月寒,东亭迎客西亭送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明发荆溪馆下
- 印孙三子十一孙,六人擢桂两特思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
- 一别璘公十二年,故当刮目为相看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
- 百里青山十里溪,荷花万顷照红衣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
- 百楮先生十免炎,心知奇绝敢言贪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
- 肩舆九步十颀欹,下有冰可不敢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雪中送客过清水闸二首
- 袖中倾下十解珠,五色光芒射窗儿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
- 兄弟年二十,尘埃路四千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得寿仁、寿俊二子书,皆以病不及就试,且报
- 为怜压架十万枝,小立傍边领新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和罗武冈钦岩酴醾长句
- 寒泓不到十余年,老眼重看意惘然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惠泉分茶,示正孚长老
- 一别重来十五年,残僧半在寺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江湖集题代度寺
- 明年方八十,似觉九十著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秋衣
- 夫人自七十,有母尚期颐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
- 赠我盆花十小诗,菖蒲一咏最清奇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送刘北秀二首
- 过雨溪山十信明,乍晴风日一番清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早炊高店
- 七十列傅十二纪,白头书生不能记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赠倪正甫令子阿麟
- 一眼苕花十里明,忽疑九月雪中行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归自豫章,复过西山
- 更遣红玉十麒麟,相与部领有脚春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暖热两生行
- 古寺大锺十字裂,东山石崖一峰蹶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前苦寒歌
- 黄筠倚子十二只,倚遍琉璃皆满霜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暑中早起,东斋独坐
- 老大韩家十八郎,犹将云锦制衣裳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题韩亭韩木二首
- 一行谁栽十里梅,下临溪水恰齐开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自彭田铺至汤田,道旁梅花十余里
- 隔岸横州十里青,黄牛无数放春晴。 -- 出自宋·杨万里·过大皋渡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