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3个字的诗句
十在第三个字的诗句
- 江南十月春色早,处处梅花当水开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其六
- 寒至十月交,雨雪已载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有感
- 归来十日不食饭,扼腕攒眉泪如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花驴儿
- 坛下十万青琅轩,空阴漠漠常风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坛下十万青琅玕,空阴漠漠常风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黄河十月冰如地,骑马何人说好官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五七
- 沉思十五年中事,才也纵横,泪也纵横,双负箫心与剑名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丑奴儿·沉思十五年中事
- 六月十五别甘泉,是夕丹徒风打船。 -- 出自清·龚自珍·已亥杂诗 108
- 又是十分明月,照人两处登楼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清平乐·厌厌别酒
- 春风十里斗婵娟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减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春风十里断人肠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减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红尘十里扬州过,更上迷楼一借山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思越人/朝天子
- 自笑十年仕,尚弥天下津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对酒
- 三月十三寒食夜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辨弦声/迎春乐
- 春风十里旧繁华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第一花/鹧鸪天
- 飞楼十二珠帘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怨三三·玉津春水如蓝
- 楚郊十月尚闻蝉,傍道黄华亦可怜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登如方山
- 毡车十万乘,略地驱风雷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
- 弄鞭十里西郊道,但见青山纳白云。 -- 出自宋·贺铸·晓晴西郊马上
- 肄业十年初,萧然此饭蔬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喜马先辈及第后见访
- 皇城十二衢,埃尘满香裓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僧之京师
- 削发十二年,诵经峨眉里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赠怀一上人
- 南州十二月,地暖冰雪少。 -- 出自唐·崔颢·游天竺寺
- 昔年十四五,志尚好书诗。 -- 出自魏晋·阮籍·咏怀
- 年踰十载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约·赠刘南郡委连诗
- 云帆十幅顺风行,卧听随船白浪声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离齐州后五首
- 尚传十四帝,始告历数穷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读五代史
- 入春十日寒始至,春气欲归寒格住。 -- 出自宋·曾巩·多雨
- 金钗十二拥婵娟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鹧鸪天·至节先庚欲雪天
- 蹋破十洲三洞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如梦令·盏底一盘金凤
- 溪船十丈长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长相思·海云黄
- 莫夸十万兵威盛,消个忠良效顺无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图·淮西
- 那知十六载,卮酒对今夕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
- 添兵十万余,斗粟无支拟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
- 高阳十万兵,幕府藉时英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送瀛州签判苏秘丞
- 为报十年容易别,於今愁悴不如先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又寄题陟屺寺
- 会种十亩余,坐取诗盈箧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答昌言求薯蓣苗
- 长安十五驿,重复间川陆。 -- 出自宋·司马光·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·投
- 五风十雨亦为褒,薄夜焚香沾御袍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闻都城渴雨,时苦摊税
- 去今十年始相见,当时太学今何如。 -- 出自明·汤显祖·送安卿
- 回首十年欢笑处,难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南乡子·风雨送春忙
- 升平十二策,丞相封侯,说与高人应笑倒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洞仙歌·黄尘鬓发
-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过晋阳故城书事
- 今二十五年,岁辛巳,振之因过予,语及旧游,恍如隔世,感念今昔,殆无以为怀,因为赋此渚莲寂寞倚秋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太常引 予年廿许,时自秦州侍下,还太原,
- 山阳十月未摇落,翠蕤云旓相荡摩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涌金亭示同游诸君
-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古鸟夜啼 玉簪
- 燕南十月霜寒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清平乐 忆镇阳
- 梦里十年心,情味梦回犹恶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好事近 冬夜有怀 以上强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
- 游子十月来,登高送长鸿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光武台
- 弓刀十驿岳莲州,渭水秦山得意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问·送樊顺之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适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酾
- 釃
- 湿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势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埘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实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师
- 師
- 式
- 弑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时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狮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莳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蚀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视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识
- 试
- 诗
- 谥
- 豕
- 貰
- 贳
- 軾
- 轼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释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铈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饰
- 駛
- 驶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鲥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㒾
- 㔺
- 㕜
- 㖷
- 㫑
- 㮶
- 㱁
- 㵓
- 㸷
- 㹝
- 㹬
- 㹷
- 䁺
- 䂖
- 䊓
- 䌳
- 䏡
- 䒨
- 䖨
- 䗐
- 䙾
- 䛈
- 䟗
- 䤱
- 䦠
- 䦹
- 䩃
- 䭄
- 䰄
- 䴓
- 䶡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